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采用 PDCA 管理模式对提高电子护理记录质量的效果分析

作者

李鑫 罗银银 陈静

宿迁市泗阳医院护理部 江苏宿迁 2237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护理记录已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及护理管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电子护理记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记录不及时、漏签代签、记录内容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不仅可能影响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1]。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事后检查与整改,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改进的机制,难以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记录质量。PDCA(Plan-Do-Check-Act)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循环模式,强调计划、执行、检查与改进的动态循环,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管理效能。本文现做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2 年 12 月-2024 年 12 月。随机抽取我院采用 PDCA管理模式后的电子护理记录 1000 例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未开展PDCA 管理模式前的电子护理记录 100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 1082 例,女 918 例,年龄在 18-82 岁之间,平均( 56.79±5.8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施 PDCA 管理模式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计划(Plan)阶段:成立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的PDCA 专项小组,负责制定电子护理记录质量改进方案。通过前期调研,分析电子护理记录中常见的问题,如记录不及时、漏签代签、记录内容不一致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针对记录不及时的问题,制定严格的记录时间节点要求,并纳入绩效考核;针对漏签代签问题,引入电子签名双重验证机制;针对记录不一致问题,制定标准化护理记录模板,并组织培训确保每位护士熟练掌握。

执行(Do)阶段: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 PDCA 管理模式及电子护理记录规范的系统培训,确保每位护士明确改进目标及具体操作流程。培训内容包括电子护理记录的操作规范、常见问题解析及改进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电子护理记录系统,增加自动提醒功能,确保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记录;增设电子签名验证模块,防止代签行为;并嵌入标准化记录模板,减少人为书写差异。

检查(Check)阶段:PDCA 专项小组每月对电子护理记录进行抽样检查,采用预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记录质量进行量化评估,重点关注记录及时性、签名规范性及内容一致性等指标。检查结果以数据形式汇总,并与实施前的基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处理(Act)阶段:专项小组根据检查结果及护士反馈,对现有措施进行优化调整。例如,针对部分护士反映的记录时间节点过于严格的问题,适当调整时间要求,兼顾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电子签名验证流程繁琐的反馈,优化系统操作界面,提高使用便捷性;针对标准化模板适用性不足的情况,进一步细化模板内容,使其更贴合不同科室的护理需求。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出现的记录问题(护理记录不及时、漏签代签、护理记录不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8.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用 [n(%) )]表示,若 p<0.05 ,则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出现的记录问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详见表 1:

表 1 两组记录问题对比[n(%)]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PDCA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电子护理记录质量,发现观察组在记录及时性、签名规范性及内容一致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PDCA 管理模式通过系统化的计划、执行、检查与改进流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记录中的问题,还能通过持续优化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在记录及时性方面,观察组的记录延迟率显著降低,这主要得益于PDCA 模式中严格的时间节点要求及信息化提醒功能的引入。传统管理模式往往依赖事后检查,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护士的记录习惯,而 PDCA 通过将时间要求纳入绩效考核,并结合系统自动提醒,从制度和技术双重层面推动了护士行为的改变。此外,标准化模板的应用显著减少了记录内容不一致的问题,说明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关键环节[2]。通过统一记录格式和内容要求,不仅降低了护士的书写负担,还提高了记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后续的护理评估和医疗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签名规范性方面,观察组的漏签代签现象大幅减少,这与电子签名双重验证机制的推行密不可分[3]。传统纸质记录或早期电子记录系统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手段,容易发生代签或漏签现象,而 PDCA 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了身份认证,从源头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发生。同时,PDCA 模式中的日常督导机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定期检查和反馈,护士的规范意识得到强化,进一步巩固了改进效果[4]。

综上所述,PDCA 管理模式通过系统化、动态化的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电子护理记录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桂娥,邓山红.基于信息技术的质控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25,15(9):100-102+106.

[2]王春,袁艳飞,陈凯.专项质控管理在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中的作用效果分析——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解读 2018 新版》[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41(5):545-545.

[3]范世婷,曾雪梅.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的电子护理病历后馈控制系统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24,14(9):1-4.

[4]丛倩,曲利,姜人豪,李元飞.PDCA 在改善电子护理记录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23,24(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