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院前急救护理指导中 120 指挥调度员的应用价值

作者

李志爽

淮安市淮安医院120 江苏淮安 223001

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患者获得救治的第一个环节,院前急救护理指导的响应效率与干预质量直接决定患者的生存结局。120 指挥调度员作为院前急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职责远不止于接听电话和调度急救车辆。还是连接救护者与专业救援力量的核心枢纽[1]。传统接警模式下,调度员主要负责接听电话、收集信息并调派急救车辆,在院前急救护理指导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急救质量要求的提高,120 调度员首接责任制逐渐受到关注,首未接听急救电话的调度员对患者的急救过程全程负责,从接警开始持续与患者或其家属保持沟通,提供不间断的急救指导,直至急救人员抵达现场[2]。本研究着重对院前急救护理指导中120 指挥调度员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先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4 年 01 月~2024 年 12 月我院 120 急救中心接诊的 130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传统接警模式的 65 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性别(男/女)比 40/25,年龄 18~72 岁,平均( 45.72±12.04. )岁,疾病类型:心搏骤停 22 例,严重创伤 18 例,急性卒中 15 例,窒息/呼吸困难 10 例;将采用 120 指挥调度员首接责任制的 65 例患者纳入到试验组,性别(男/女)比 38/27,年龄 23~74 岁,平均( 45.47±11.88 )岁,疾病类型:心搏骤停 20 例,严重创伤 21 例,急性卒中 14 例,窒息/呼吸困难 10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良好的均衡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接警模式:包括接听电话、记录呼救信息、初步分级(普通/危急)、安排急救车辆、电话指导等。

试验组采用 120 指挥调度员首接责任制: ① 首接负责与全程跟进:120 调度员已通过 AHA 急救考核,首未接听 120 急救电话的调度员对患者急救全程(从接警到医院交接)负责,保持与患者或现场人员的电话联系,直至救护人员抵达现场,确保患者在等待救援期间得到持续的关注和指导。 ② 初步评估与急救指导:120 调度员在接警时除收集基本信息外,还要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立即通过电话给予患者或现场人员相应的急救指导,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操作。③ 急救资源调配与协调: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和现场情况。合理安排具有相应救治能力的急救团队出车,精准派车(指定需携带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确保到达现场后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同时持续跟踪急救车辆的位置和状态,每 3min 与呼救者通话更新病情,促使救护车更快的到达急救现场的同时,便于急救人员提前做好抢救准备。 ④ 心理支持与情绪安抚:急救过程中,注意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抚,增强患者对急救过程的信心和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1.3.1 急救反应时间:平均调动时间(接警至派出救护车的决策时长)、平均出车时间(救护车接到指令至离开站点时长)和平均抵达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总时长)。

1.3.2 临床结局指标:现场处理人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实际进行处理的患者人数)、院外死亡人数(救护人员到达时已无生命体征患者数)和接回人数(存活转运至医院的患者数)。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 SPSS25.0 进行分析处理,急救反应时间的指标以( )进行描述,采用 χt 检验,临床结局指标例的分类变量使用 [n(%)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平均调度时间、出车时间和抵达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平均调动时间、出车时间和抵达时间统计结果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表 1 两组平均调动时间、出车时间和抵达时间比较(

2.2 两组现场处理人数、院外死亡人数及接回人数比较

试验组现场处理人数及接回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院外死亡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 2:

表 2 两组现场处理人数、院外死亡人数及接回人数比较 [n(%)]

3.讨论

当前我国院前急救普遍采用分段式调度模式,接警员、派车员、医学指导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却存在信息传递断层、响应延迟、责任分散等致命缺陷,容易导致急救人员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掌握不全,影响救治准备,导致救治和转运衔接不畅,延误救治时机,影响整体效率[3]。120 指挥调度员首接责任制由首位接警员全程跟进患者救治过程,负责患者的评估、指导、资源调度及预后追踪,实现责任闭环,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减少甚至负荷与沟通误差,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服务整体效能,保障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缩短急救响应时间,降低院前死亡率[5]。

综上所述:120 指挥调度员在院前急救护理指导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院前急救护理指导的质量与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赵鹏程,龚青云,王迪,等.调度员指导的心肺复苏对院前心脏骤停生存率影响的 Meta 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04):487-496.

[2]高丁.120 调度员首接负责制对院前急救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8(27):16-18.

[3]张光,李媛媛.120 急救呼救需求与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对提高急诊呼救需求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5):10-12.

[4]孙英莉,段宝民,刘增省.120 调度员运用两种筛查量表早期识别院前脑卒中患者并给予电话指导救治的效果比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06):75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