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实践效果

作者

邹郑艳

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金华市 3212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老年科接受治疗的 96 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老年科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无严重精神疾病,能够配合护理工作。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有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沟通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8 名。观察组中,男性 25 名,女性 23 名;年龄 60-85 岁,平均年龄( 72.3±5.6 )岁。对照组中,男性 24 名,女性 24 名;年龄 61-84 岁,平均年龄( 71.8±5.2 )岁,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 9 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 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7.0mmol/L ,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11.1mmol/L ;冠心病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确诊;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头颅 CT 或 MRI 检查结果确诊。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给药、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风险评估:入院后 24 小时内,由责任护士采用老年患者综合评估量表(CGA)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跌倒风险、压疮风险、误吸风险、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等,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2)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见性护理计划,明确护理重点和干预措施。3)跌倒预防:对于跌倒高风险患者,在床头悬挂“防跌倒”标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跌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保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无障碍物;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时,给予必要的搀扶和协助;定期检查病床护栏、轮椅刹车等设施的安全性[1]。4)压疮预防:对于压疮高风险患者,每 2 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或减压垫;加强营养支持。5)误吸预防:对于误吸高风险患者,指导患者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坐位,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避免进食过烫、过硬的食物;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鼻饲饮食,并做好鼻饲护理;进食后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6)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风险患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7)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和环境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焦虑等问题。在责任护士方面,其必须要做好和病患的有效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并给出对应的心理疏导,由此帮助其树立信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0%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6.25% (3/48),其中跌倒 1 例,压疮 1例,误吸 1 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22.92% (11/48),其中跌倒 3例,压疮 4 例,误吸 2 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2 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6 , P<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老年科患者总满意率( 91.67%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 60.42% )。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以预防为核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提前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3]。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发现,在观察组病患方面,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的话,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P<0.05 ),从这能够看出,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显著发生。分析其原因,预见性护理通过入院后的早期风险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跌倒预防、压疮预防、误吸预防等,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此次本研究中,在观察组方面,所对应的满意度表现的更高( P<0.05 ),两组的满意度对比说明,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是因为预见性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和病患进行有效交流后,第一时间掌握到病患

表 1 两组老年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比较[例 (% )]

在老年病患持续增加的背景下,老年科护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以老年患者来看,存在着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跌倒、压疮、误吸、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这就使得病患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持续变大,也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2]。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应对并发症,成为老年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3 讨论

的意见,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了更多的关怀和尊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说明预见性护理能够缩短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这可能是因为应用了预见性护理,从而使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减少了因并发症导致的治疗延误和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在老年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汛珏,魏兴华.研究老年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3):100-101.

[2]张海燕.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人人健康,2019,(22):198.

[3]田慧丽.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S1):34-35+37.

[4]冯静华.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9):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