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创新研究
王玉洁
永康市委党校
一、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网络主播等不断涌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党员,他们是党在新就业领域的重要力量。然而,新就业形态具有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分散、职业流动性强等特点,这使得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的需求,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创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理念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现状与问题
(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工作特点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呈现出显著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以网约车司机为例,他们的工作时间完全自主决定,可能在白天、晚上甚至凌晨接单,工作地点更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外卖配送员根据订单情况随时奔波于商家与客户之间,工作时间和地点极不固定;网络主播的直播时间也往往根据粉丝活跃时间灵活安排,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场地进行直播 。这种工作模式打破了传统固定的工作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党员难以按照传统的集中式教育管理模式参与党组织活动。
(二)当前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教育管理模式僵化: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通常采用定时定点集中学习、会议等方式,要求党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活动。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由于工作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很难保证按时参加这些活动。例如,某地区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网约车司机党员因接单工作无法到场,导致学习参与率较低,党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组织生活参与度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不规律,难以协调出固定时间参加党组织生活。部分外卖配送员党员表示,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长达 12 小时以上,仅有的休息时间也需要用来恢复体力,根本无暇顾及党组织生活。长期缺乏组织生活的参与,使得党员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逐渐淡化。
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如劳动权益保障不足、职业发展受限等。但目前针对这一群体党员的服务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党组织未能及时有效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无法满足党员的实际需求,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的内涵及融合价值
(一)弹性管理的内涵
弹性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根据环境变化和组织成员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管理策略、方法和制度,以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弹性管理强调根据党员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方式。例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在线学习课程,也可以参加不定期组织的线下集中学习活动;在党组织活动时间安排上,设置多个时间段供党员选择,提高党员参与活动的便利性。
(二)组织嵌入的内涵
组织嵌入是指个体与组织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互动,使个体能够融入组织,认同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并积极为组织发展贡献力量。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而言,组织嵌入旨在通过加强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通过建立党员联络机制,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开展党员关怀活动,解决党员实际困难,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三)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融合的价值
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的融合,能够有效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的问题。一方面,弹性管理为党员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党员参与教育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组织嵌入增强了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提升了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助于构建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党员教育平台,开发丰富多样的在线学习课程,包括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先进典型事迹等。党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登录平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定期组织线下集中学习交流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专题讲座等,为党员提供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党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共同进步。
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的不同职业特点、文化程度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例如,对于网络主播党员,可以结合其职业特点,开展与网络传播、舆论引导相关的党建知识培训,引导他们在直播过程中传播正能量;对于网约车司机党员,可以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感。
(二)优化组织生活形式
灵活安排组织生活时间:充分考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的工作时间规律,采用错峰制、预约制等方式安排组织生活。例如,将党组织会议、学习活动等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等党员相对空闲的时间段;对于无法参加固定时间组织生活的党员,允许其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参与,确保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工作动态和学习内容。
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改变传统单一的组织生活模式,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宣传等;开展行业技能竞赛,鼓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等新颖的组织生活形式,提高党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建立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党组织要定期走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例如,对于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党员,党组织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对于在职业发展上遇到瓶颈的党员,党组织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搭建职业发展平台:结合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趋势和党员的职业需求,党组织可以联合相关企业和机构,为党员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例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帮助党员提升专业技能;推荐优秀党员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和项目合作,拓宽党员的职业发展渠道。
五、结论
在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的融合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方式、优化组织生活形式、完善服务保障机制等创新路径,能够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相结合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以适应新就业形态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王玉洁,女,汉,1995 年 12 月生,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金华市政研会 2025 年度思政调研课题 课题名称:弹性管理与组织嵌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