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构建

作者

祁绍飞

江苏省沭阳南洋学校

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特点

(一)综合性

大单元教学是以一个具体的数学主题为中心,将各个相关的知识点、概念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学习。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性,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他们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二)探究性

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大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因为这个课程需要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任务,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协调自己的任务和与其他人的协作[1]。此外,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反馈。

二、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

初中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中,需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而在课堂教学实践 地 到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容,为学生数学思维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 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 教师既要保证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多元化教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与数学发展素养,充分尊 般规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差异。

例如,教师运用大单元教学设计制定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目标时,通过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知发展水平等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目标,如“熟悉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分析和判定方程的实数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个求解方法,强化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过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运算核心素养。”

(二)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教学任务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知识,并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出数学探究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教师设计单元教学的整体任务,引导学生结合任务要求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探索任务中蕴含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律等基础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教授《正数和负数》的课程教学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并对数字零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教师需要采用大单元整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整合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分清表示二个不同含义的数,从而深入了解怎样使用符号表达正负数。教师需要积极提高学生对正负数应用价值的理解,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数学探究思维,让学生能够感受胜负数是如何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的数学教学任务,不仅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探索兴趣,还让学生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大单元学习效率

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所以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任务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单元学习,这样就实现了思维的碰撞,让他们更加高效地思考数学知识。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遵循一定的划分原则,每组学生要具有不同优势的个体,这样才能各司其职,使得差生 够获得优等生的帮助。比如在《数据的分析》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让他们围绕涉及到的平均数、 中位数、众数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集体讨论构建知识框架,这样就使得全体学生进行共同学习,也就能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多种方法并用,提升整合效果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势必要作出相应的改变,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除了常规讲述法之外,还要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等,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

以《全等三角形》的大单元教学为例,为了提升大单元整合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运动的动画,并提出问题:“三角形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与它全等的三角形?如果存在,请说明三角形是如何运动的?并找找对应的边和角。”同时,教师为学生发放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学具,要求学生按照学具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由此,利用动画技术为学生营造直观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其次,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其运用教材独立探究“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在轮流发言中补全思维导图内容,再要求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学习成果。这一过程中,发现各小组按照“要素由少到多”“边角分类”等方式,梳理“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最后,教师总结并评价各小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和论证的态度表示赞扬,促进学生整体把握单元知识框架的同时,提升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直观探究、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深化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结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将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学数学教学当中,它更适合初中生的学习需要,也对提高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有所帮助。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合理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大单元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使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东进.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界,2024,(02):23-25

[2]庄河."理解为先"模式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应用[J].中学教研(数学).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