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实践

作者

徐严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一、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迅速找到历史知识与自己生活中的联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学生在参与生活化教学中,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增强对历史教育的认同感,主动积极地参与历史学习。例如,在讲述历史上的战争时,可以联系当地曾经发生过的战斗或者与战争相关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影响。

(二)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生活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开始形成历史思维的习惯。通过分析各种历史案例,学生能够提炼出历史的规律和共性,从而能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学习经济史时,引导学生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趋势。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事件或人物中感知时代氛围,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了解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因素,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学习文化史时,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起源和发展,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策略

(一)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复杂难懂的历史知识变得便于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中带出去,到博物馆、历史遗迹中去感受、学习历史知识。教师通过将历史教学内容生活化,能够增加高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历史话剧,从中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境,也加深了记忆,或者让学生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假期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去历史氛围浓厚的地方旅游。除此之外,在讲古代封建制度和普通百姓生活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和历史事件相关的视频,并将其与如今的生活相对比,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串联历史知识,形成生活化知识技能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之中,老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课本的主要内容,设置出一系列的问题,利用自身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从而高效的学习知识。老师在对生活素材进行设计的时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然后利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向学生呈现出知识,从而让学生探索出历史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

以《宋明理学》这节课为例子,为了让学生懂得“宋明理学”的深意,我就需要利用生动化、直观化的画面或者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熏陶学生。譬如,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其中地震中引出来的人和感人的事迹,让学生亲眼看到“仁爱”的事迹的演绎。对于这样的灾难,“救人”的含义已经不能局限在消防兵的工作范畴之内,而是人们依靠着道德在做着自己认为去做的事情,充分地体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以此我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朱熹所倡导:“仁者必然无畏,大智大勇”的思想。

(三)创设历史生活情境,加深对知识的把握

有些历史事件年代比较久远,学生理解起来难以全部掌握,所以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才可以记住。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常用的电器,将学生带领到电的使用话题当中,随后增加学生对电起源的兴趣,再引导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课程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使用学生比较通俗易懂的话题,能够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

除此之外,在讲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置探讨性问题。我国有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比较落后的, 但是通过改革开放,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大的变化?学生在课 集有关改革开放的历史资料,能够了解通过经济政策不断变化,改变了我过有些地区的生活。学生便能够激发出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得到实质性进展。

(四)利用现实生活与历史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在如今的社会中,家国情怀是每位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应该是灌输,也不应该是一味地喊口号,它应该是生活的、自然的,如春风化雨般逐渐在人的心中形成烙印。基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国人对家与国产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利用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资料分析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了解当时民族危亡的背景下上层精英与下层百姓为国家、民族作出的努力。然后,结合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在时代中应担当的角色,以及应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上,教师要对课本上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联系,把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联系。在新课程思想指导下,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展开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玉华.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实践探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3):76-78+137.

[2]陆颖.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