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学音乐课堂教方法的探究

作者

夏存慧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 718699

一、引言

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提升音乐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实效性有待提高。因此,对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部分中学音乐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过于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采用 “填鸭式” 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机会,难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单

目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数教师仍以讲授法为主,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授歌曲时,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地教唱,学生机械地跟唱,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音乐教学资源日益丰富,但部分中学音乐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一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有效运用这些资源,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学习体验,限制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融入音乐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授《梁祝》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与梁祝爱情故事相关的视频片段,营造出浪漫而又凄美的氛围,然后再播放乐曲,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用语言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画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合唱歌曲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负责练习歌曲的一个声部,然后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整首歌曲的合唱。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民族音乐视频,展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民族音乐的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制作软件,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创作,如制作简单的节奏型、旋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唱、演奏、舞蹈等,来提高学生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法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完一首歌曲后,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合唱比赛;在学习乐器演奏时,让学生进行独奏或合奏表演。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同时,实践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四、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的保障措施(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因此,中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教育。

(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音乐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让教师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此外,还可以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中学音乐教学评价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五、结论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是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通过分析当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要通过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保障措施,为教学方法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中学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席美林.关于中学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方法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2):120-122.

[2]黎虹.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J].黄河之声,2020,(10):108-109.

[3]王绮芸.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研究[J].参花(上),2019,(07):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