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群众文化干事视角下农牧民文化生活丰富路径的实践研究
卡米·铁流别克
新疆伊犁新源县别斯托别乡人民政府 835800
引言
农牧民文化生活是乡村社会活力的重要体现,关系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然而,受地域广阔、人口分布分散及文化设施落后的影响,新疆地区乡村农牧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文化活动参与度和满意度不足。在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干事承担着组织、协调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是实现农牧民文化生活丰富化的核心力量。本文结合新疆乡镇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群众文化干事在农牧民文化生活丰富中的实践策略,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一、乡镇群众文化干事角色及职责分析
1.1 文化干事在乡镇基层的核心作用
在新疆乡镇,群众文化干事不仅承担文化政策落实的职责,更是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他们负责乡镇文化阵地建设、活动策划、文化资源整合以及社区动员,确保各类文化活动顺利开展。通过组织文艺演出、农牧民技能培训、节庆活动和民族文化展示等形式,文化干事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文化生活,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的部分乡镇,文化干事开设哈萨克民歌舞培训班、举办传统节日庆典及民俗表演,使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参与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自豪感和参与意识。同时,这些活动也促进了社区交流和社会凝聚力,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有效推动了乡镇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化干事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高素质文化干事是推动农牧民文化生活丰富的关键。除了具备文化理论知识外,还需掌握活动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新疆喀什地区部分乡镇文化干事在推进数字化文化资源建设中,通过学习视频拍摄、网络宣传及数据管理技术,使传统文化能够在网络平台传播,从而扩大参与群体,提高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能力建设不仅提升了干事自身素质,也直接影响文化活动的效果和群众参与度。
1.3 文化干事在活动组织中的挑战
新疆乡镇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文化活动受制于场地、资金和人员分布问题。文化干事需要协调多方资源,克服活动筹备周期长、参与人群有限及文化资源碎片化等问题。此外,部分偏远乡村居民数字素养不高,参与线上文化活动存在困难。这些挑战要求文化干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策略,通过多渠道融合、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确保文化生活丰富化的可持续性。
二、农牧民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分析
2.1 农牧民文化活动参与现状
新疆地区农牧民文化生活以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和宗教活动为主,但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相对单一。调研显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部分乡镇,居民更多参与节日舞蹈、马术表演及民歌比赛,平日缺乏多样化的文化娱乐选择,导致部分年轻群体文化参与不足。这表明农牧民对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有较高需求。
2.2 农牧民文化生活需求分析
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方面,他们希望参与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的文化活动,如农业技能培训、畜牧管理知识讲座及健康养生讲座;另一方面,对休闲娱乐类活动的需求也在增加,如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及网络文化体验。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牧民反馈,能够在文化活动中既学习实用技能,又体验民族文化元素的项目,更受欢迎和参与度高。
2.3 文化需求与数字化媒介的结合
数字化媒介能够满足农牧民对文化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灵活性需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通过建设乡村数字文化平台,实现了民族舞蹈教学视频、民俗活动直播及文化知识问答的线上传播,使不同年龄段和居住地域的居
民均可参与文化活动,弥补了偏远乡村参与机会不足的问题。数字化媒介不仅丰富了文化内容,也提高了文化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
三、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的实践路径
3.1 构建基层文化阵地
文化阵地建设是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支撑。在新疆喀什、巴音郭楞等地,乡镇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及多功能活动室成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文化干事通过配置舞台、音响设备及互动设施,组织文艺演出、农牧民培训和社区交流,提升文化活动吸引力。阵地建设不仅提供了物理空间,还为长期文化生活的延续和活动多样化提供保障。
3.2 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和兴趣群体,文化干事应设计多样化活动。在新疆伊犁地区,文化干事组织的哈萨克民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课程及农牧民体育竞赛,实现了文化、教育和娱乐功能的融合。通过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活动,既满足农牧民文化参与需求,又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
3.3 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传播是扩大农牧民文化活动影响的重要手段。新疆阿克苏、巴州和伊犁部分乡镇通过建设数字文化平台,上传节日庆典、民俗表演及手工艺制作视频,利用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文化干事在数字资源整合和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使文化活动突破地域限制,提高参与度和文化认同感。
四、优化策略与推广路径
4.1 提升文化干事综合能力
持续培训和能力建设是优化乡镇文化工作的重要措施。新疆乡镇应定期开展文化活动策划、数字技术应用及公共管理培训,提高干事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建立经验分享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干事创新活动模式,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4.2 完善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
政策和资金保障是持续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的基础。在新疆,各地乡镇可通过文化专项资金支持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如高校、文化企业和社区组织,共同推动资源整合和活动创新。同时,应建立评估机制,确保资源使用效率和活动效果。
五、结语
乡镇群众文化干事在农牧民文化生活丰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地区实践表明,通过构建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及提升文化干事能力,可以有效满足农牧民多元化文化需求,提升文化参与度和精神生活质量。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推动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活动模式,形成可持续的乡村群众文化发展路径,为新疆及全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经验和示范。
参考文献
[1] 陈彦余.赋能增益造血:农牧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重塑—基于内蒙古小甲赖村的考察[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25(04):9-16.DOI:10.16853/j.issn.1009-4458.2023.04.002.
[2] 许小晴.西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牧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D].西藏大学,2023.DOI:10.27735/d.cnki.gxzdx.2023.000013.
[3] 马嘉欣.昭苏县农牧民参与马文化旅游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3.DOI:10.27431/d.cnki.gxnyu.2023.000557.
[4] 李梅德,王道霞,张建民,等.天祝县农牧民教育培训调研报告[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05):193-196.DOI:10.15979/j.cnki.cn62-1057/s.2023.0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