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探讨

作者

李娇娜

都兰县第二中学 青海海西州 816100

摘要:面对以音乐常识、音乐技能教学为基础,同步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新的课程目标,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革新思想,在明确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及教学现状的同时,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研究,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渗透

引言:

作为初中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教师,应积极革新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新的教学侧重点,做好核心素养视域下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落实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为学生未来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服务。

1.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1.1审美感知与音乐表现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学生聆听、感受和欣赏感受不同音乐作品时,通过对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作品的接触,能够逐步增强对音乐中“美”的元素审美判断力。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该作品所传递出的丰富的思想、情感等元素,继而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结构、旋律、节奏等要素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1.2文化理解与传承

除通过不同旋律、和声、节奏的组合,带给听众美的享受外,不同时期,不同作品能够表现出作者不同的境遇,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等诸多内容,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意义。这包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特色,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此外,还包括对世界各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全球视野下的文化理解能力。

1.3音乐思维与创造能力

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是核心素养中的关键之一。教师应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在音乐创作、即兴表演等方面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学,独立思考音乐作品的构成及表达手法,并逐步将这项能力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1.4合作精神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无论是合唱,还是器乐演奏,亦或是舞台表演,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强化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写作精神,助力其未来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教学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教育。通过音乐,学生能够感知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体验喜悦、悲伤、宁静等各种情绪,进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由此可知,初中音乐核心素养还需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2.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的现状

2.1教学理念的转变仍在推进

虽然随着教改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初中音乐教师应新课标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教育新理念领衔的教改研究工作中,开始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创造力等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目标。但实际上,仍有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定义核心素养下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仍在坚持乐理知识传授等传统的教学观点。

2.2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及时

面对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目标。做好教学内容的更新尤为重要。但实际上,应试教育大环境下,音乐作为一门“副课”,部分学校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上并不及时。如未能引入更多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未能利用能够体现中外音乐文化、民族音乐的作品落实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课程目标。

2.3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

在教育领域,除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同样对教学实效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基于前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目标的论述,在教学工程中,教师应采取如项目式、合作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中,增进其对歌曲中丰富内涵的理解,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但实际上,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仍在坚持理论讲述、学唱训练等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教学评价不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虽然近年来,受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教育新理念的影响,一些学校,教师开始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音乐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来进行评价,但总体来看,评价体系的改革步伐较慢。教学评价仍以音乐表现力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3.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的策略

3.1明确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作为初中音乐课堂上“教”与“学”活动的策划人、实施者、监督者、评价者,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之初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包括审美能力、文化理解、创造力等。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实现这些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便于评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2应音乐核心素养的要求丰富教学内容

基于初中音乐课堂上需以核心素养渗透为目标的教学任务设定,除革新思想,明确教学目标的变化外,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代表性。通过引入不同文化背景、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增加对传统与现代音乐的理解和欣赏。通过音乐历史、地域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可以结合音乐与文学、戏剧、视觉艺术等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2.3创新教学方法

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歌唱我们的祖国》这首歌时,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通过播放抗战时期各种影视剧经典片段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歌名场景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情绪,并借机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之后再开展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此来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渗透。

3.4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容,教师应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即除了技能测试外,还应重视学生在音乐创作、合作演出、课堂参与等方面的表现。可以通过观察、作品展示、互评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发展,还能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任淑贞.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孩子天地.2017(36):253.

[2]卢英杰.趣味音乐教学 展现素养风采——浅谈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2(28):025.

[3]林洁.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2019(1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