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乔金霞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中学 719000
引言:初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启蒙的重要阶段,其教学目标已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化学教学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内在支撑,既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也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成为破解化学教学困境的突破口。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重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化学学科中,这种建构需通过实验探究、模型认知等实践活动实现。例如,在“分子运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氨水挥发使酚酞变红的实验,自主归纳“分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而非直接告知定义。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社会互动与文化传承的产物。小组合作实验中,学生需通过语言交流、工具使用等社会行为完成知识建构,如“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组员分工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分析误差,在协作中深化对中和反应本质的理解。元认知理论则关注学习者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中,学生需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评估实验结果,这一过程实质是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训练。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
(一)情境驱动:从生活世界到化学认知的桥梁
真实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知识迁移。例如,在“水的净化”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展示本地河流污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简易净水装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水质成分,提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的净化流程,并利用矿泉水瓶、纱布、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净水器。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同时发展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在“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课堂上,教师手持生锈的自行车链条,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发学生关注,抛出问题:“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金属腐蚀?”这一问题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学生们迅速分组,热烈讨论后设计出对比实验:一组把铁钉置于干燥空气中,模拟无水环境;一组将铁钉完全浸入水中,隔绝部分氧气;第三组把铁钉部分浸入食盐水中,加速腐蚀进程。经过数日观察,学生们发现干燥空气中的铁钉几乎未生锈,水中的铁钉有轻微锈迹,食盐水中的铁钉锈蚀严重。由此,他们自主归纳出“铁生锈需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论,并创造性地提出“涂油”“镀锌”等防护措施,实现了从生活现象到化学原理的深刻领悟。
(二)任务导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型
分层任务设计能满足不同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三类任务:基础任务为“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设计二氧化碳制取装置”;进阶任务为“比较碳酸钙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优劣,优化实验方案”;拓展任务为“调查本地石灰石资源,估算二氧化碳年产量”。学生通过选择任务层级,在挑战中体验成功,在反思中提升能力。
在“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堂上,教师布置下“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一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任务。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搜集紫甘蓝汁、玫瑰花瓣等天然材料,小心翼翼地开启提取指示剂的探索之旅。他们认真操作,将材料处理后获取汁液,接着用这些自制指示剂逐一测试酸碱溶液。在对比不同材料显色效果时,大家惊奇地发现,紫甘蓝汁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玫瑰花瓣汁也有独特变化。这一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了“指示剂变色原理”。任务尾声,教师引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促使学生梳理思路,把实验中的感性经验进行系统总结,转化为理性认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三、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创新实践
传统纸笔测试难以全面评估自主学习能力,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可记录学生实验操作、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表现,如“实验技能评分表”包含“仪器使用规范”“数据记录准确”“异常现象处理”等指标;自我评价通过“学习反思日志”引导学生分析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如“在探究金属活动性时,我最初忽略了控制变量,导致实验失败,后来通过调整盐酸浓度解决了问题”;同伴评价则利用“小组合作互评表”促进互学互鉴,如“组员 A 善于提出新想法,组员 B 操作细致严谨”。
在“化学与生活”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设计“家庭厨房化学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分析食盐、食醋、小苏打等调味品的成分及用途。评价环节采用“作品展示+答辩”形式,学生需向全班介绍调查过程、展示实验现象、回答同学提问。教师根据“内容科学性”“表达清晰度”“创新独特性”等维度评分,并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结束语: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教学,需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抓手,实现从“教化学”到“学化学”的转变。通过情境驱动激发内在动机,任务导向促进深度学习,多元评价保障学习质量,学生能在探究中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在反思中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对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为化学教学变革提供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 林建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 上),2025(1).
[2] 邓志铃.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进展:科学视界, 2021(9):151-151.
[3] 关晓霞.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驱动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博览, 2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