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徐玉龙
公民身份号码 410781199201186010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工程项目,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随着各行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在勘测、施工技术方面也在不断地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管理环节。水闸施工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成败。因此,在水利施工中,应当加强对水闸的施工管理,处理好水闸部分的技术问题,切实改善水闸部分的施工质量,强化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的品质。本文从水利建设中对水闸建设的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
(一)现代化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效率却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所以,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要把信息化和智能化结合起来,建设智能便捷的管理体系。但是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仅有少部分施工单位做到智能化管理,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并没有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施工管理,缺乏现代化管理的知识。而且有些施工单位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导致其施工体系和制度并不完善,导致施工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制度执行力,使管理水平严重不足。施工单位如果不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将严重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发展,使智能化、综合化的管理体制得不到落实。另外,如果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则很可能在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缺陷,如果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则会使监理人员缺少约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监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以及积极性,从而会大大降低施工管理的水平。
(二)缺少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管理优化是一项周期性的工作,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为了确保建设管理的顺利和有效,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然而,由于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管理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对建筑管理的优化有正确的认识,从而造成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完善或者内容比较陈旧,特别是在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上。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因为过于看重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对成本管理更加关注,但忽略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在管理机制上存在着一些不健全的问题,这不但不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还可能会因质量及安全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延长工程施工周期,最终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必须加强对监理人员的监管,使施工工作更加规范化。这样既能找到施工项目各个分项的对应责任人,又能形成明确的工作监督体系。比如,项目进度监督机制、项目物料利用与利用保留系统、项目临时性问题处理系统等。这种机制对提升工程的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加强对施工的重视程度
我国水利工程在近几年来取得了不少进步,特别是在水闸施工上,但是我国目前的施工技术和成就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水闸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是两大核心问题。所以相关的监督责任人需要首先提升自己的岗位责任意识,对水闸的工作情况进行密切监督。积极开展施工人员的岗位及技术培训,提高每个工人的适应能力及专业技能;在危机发生时,员工能够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每个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水闸建设单位应提高对安全的认识,不定期检查、记录工程,把水闸的安全问
题落实到工作中去。
(三)加强进度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施工进度的管理,否则,一旦出现工期延误,就会造成施工单位的补偿,从而使工程的建设费用大大提高。所以,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使水利工程项目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关建设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以确保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安全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将极大地影响到工程建设进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利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不强造成的。所以,水利建设单位要对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有效地管理,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避免工程延误。例如,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及时地将存在的问题找出,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对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做出相应的优化与改善,防止出现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按期完成。
(四)强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管理施工行为,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范完成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机制,形成良好的安全保障体系,妥善落实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力度。在建设中,要根据特定的工艺和程序,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强化教育和培训,对于在施工中不遵守安全规定的人,要立即进行处罚,以消除隐患,从各个角度进行防范,保证施工安全。
(五)完善技术管理机制,提高施工质量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进行管理。在实施管理工作时,要把管理机制确定为前提保障,要按照具体的制度来规范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管理工作,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首先,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对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严格控制,既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都要达标,还要严格控制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在购买原材料之后,对原材料的质量也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没有任何的质量问题或者是数量问题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存储和运输。其次,要通过健全科学的会审机制,对施工图设计进行严格审核,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确保施工实效的提高。
结论:总之,目前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主要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地的控制,并且要有科学的施工计划,要重视对员工的安全训练,逐步培养安全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对整个建设过程的控制,提高其技术和管理能力,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并推动国家水利系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洪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2024(2):0161-0164.
[2]李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区域治理,2024(13):96-98.
[3]吴禄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46(7):159-162.
[4]刘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0(9):00090-00091.
[5]刘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5(3):01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