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研究

作者

马晶

苏虎街实验小学科尔沁校区 010000

引言

疑是学之始,思之端。发展学生的思维离不开问题。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核心素养导向下,传统课堂提问存在的指向浅层认知、形式固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认同等素养发展的需求。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设计,能让提问更精准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核心价值

1.1 激活学生深度思维,助力思维品质的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设计,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助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传统提问多停留在“课文写了什么”等浅层信息提取层面,而核心素养导向的提问则引导学生向“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深层思考延伸。例如,在教学叙事类文本时,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主人公的这个动作?”,能促使学生结合上下文分析动作背后的心理与情感,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面对写景散文,提问“如果将文中的这个比喻换成另一种说法,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可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语言的精妙,提升思维的批判性与灵活性。

1.2 促进语言运用实践,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此类提问设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运用的实践机会,强化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强调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积累、运用语言。设计如“如果当时你就在故事现场,会对主人公说些什么?”这类提问,能让学生代入情境,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在实践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1.3 渗透人文精神培育,推动文化传承与价值认同

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设计,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人文精神培育,推动学生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认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爱国情怀、诚信友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可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精神内核。例如,在学习描写革命先烈的课文时,提问“先烈们的哪些品质让你深受触动?如果身处他们的时代,你会怎么做?”,能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爱国精神与责任担当。这种人文精神的渗透,能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紧扣核心素养维度,确保提问目标的明确性

紧扣核心素养维度是设计的首要原则,能确保提问目标的明确性。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提问设计需围绕这些维度确定具体目标。例如,针对“思维发展与提升”,可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提问;为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可设计关联传统文化的提问。在教学古诗时,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体现?”,既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歌情感),又关联“文化传承与理解”(将传统情感与现实联系),让提问目标与素养维度紧密契合,避免提问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2.2 贴合文本内容特质,增强提问与文本的关联性

提问设计需贴合文本内容特质,以增强与文本的关联性,避免脱离文本的泛化提问。不同体裁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与教学重点,提问需与之适配。例如,议论文逻辑严密,可设计“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这类聚焦论证思路的提问。在教学说明文《松鼠》时,结合其生动形象的说明特点,提问“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松鼠很可爱?为什么?”,能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使提问成为连接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3 兼顾学生认知差异,体现提问设计的层次性

兼顾学生认知差异,体现提问设计的层次性,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提问中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提问需设置不同难度层级。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基础层提问“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面向全体学生,考察对基本情节的理解;进阶层提问“蔺相如的‘避让’与他在渑池会上的‘强硬’是否矛盾?”,引导中等生深入分析人物品质;拓展层提问“从将相和的故事中,你能得到哪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启示?”,供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拓展思考。这种层次性提问,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思考空间,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体现教学的公平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具体策略

3.1 创设情境式提问,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发展素养

创设情境式提问,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将问题置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更易代入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提问“如果你在寒冷的街头遇到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帮助她?当时的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在设想帮助行为的过程中,既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体会到同情心与善良的品质。情境式提问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主动思考,使素养发展更自然。

3.2 设计递进式问题链,推动学生思维逐步深化

设计递进式问题链,能推动学生思维逐步深化,助力核心素养的提升。问题链由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问题组成,从浅层认知逐步过渡到深层探究。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链:“五壮士做了哪些事?”(了解基本情节)→“他们为什么要选择把敌人引上绝路?”(分析行为动机) $$ “从他们的言行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炼精神内涵)→“今天的我们,该如何传承这种精神?”(联系现实生活)。这种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在分析、归纳、感悟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同时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发展。

3.3 融入开放性探究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融入开放性探究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个性化见解。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后,提问“除了课文中的方法,乌鸦还能用什么办法喝到水?”,学生可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多种办法,如用石子砸破瓶口、找吸管等,在思考中培养创新思维。开放性探究题给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发展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其核心价值在于激活深度思维、促进语言运用、培育人文素养,需遵循紧扣素养维度、贴合文本特质、兼顾学生差异的原则,通过创设情境式提问、设计递进式问题链、融入开放性探究题等策略实现优化。这一设计思路能让课堂提问更精准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胡玉清.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J]. 嘉应文学,2025,(12):173-175.

[2]刘柳杉.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4.

[3]滕沁玉.指向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实施策略[J].学苑教 育,2024,(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