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班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许凤新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东园区 江苏省 张家港市 215600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3-4 岁的幼儿,思维形象化直观,自我中心化,倾向于泛灵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初期。《指南》还明确指出,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学习要建立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针对小班幼儿,需要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一、小班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内涵与培养价值
(一)自我学习能力的核心内涵
自我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没有外部强制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发起学习行为、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其自我学习能力处于萌芽阶段,表现为对周围事物的主动探索欲(如自主观察植物生长)、在游戏中尝试解决简单问题(如搭建积木时调整形状匹配)、愿意重复操作感兴趣的材料(如反复串珠子)等行为,虽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规划,但这些自发行为正是自我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
(二)小班阶段培养自我学习能力的价值
从幼儿发展规律来看,3-4 岁是自我意识与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能顺应幼儿“自己来”的心理需求,减少对成人的过度依赖,增强其自信心与独立性。从终身学习视角出发,小班阶段形成的主动探索意识、简单问题解决能力,会成为幼儿进入中大班乃至小学后自主学习的 “前置经验”,帮助其更快适应更高阶段的学习要求。此外,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提升小班幼儿自我学习能力,还能优化班级教学氛围,减少教师 “包办式” 指导,实现 “以幼儿为主体” 的教育理念落地。
二、小班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环境创设缺乏 “自主性支持”
部分幼儿园小班教室环境存在 “成人主导” 倾向:区域划分固定且材料投放单一(如美工区仅提供统一画纸与画笔),幼儿缺乏自主选择材料的空间;墙面布置多为教师制作的装饰画,缺少幼儿自主探索后留下的痕迹(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活动区域之间缺乏互动关联,难以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这种环境设计限制了幼儿自主发起学习行为的可能性,导致幼儿被动跟随教师安排,自我学习意识难以萌发。
(二)活动设计忽视幼儿 “主体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仍采用 “集体讲授 + 统一操作” 的模式:例如在 “认识水果” 活动中,教师直接讲解水果名称、颜色与味道,再让幼儿统一品尝,未给幼儿留出自主观察、对比、提问的时间;游戏活动中,教师过度强调 “规则执行”,如要求幼儿按固定步骤玩拼图,不允许自主尝试不同拼法。这种 “教师主导” 的活动设计,压抑了幼儿的自主探索欲,使幼儿难以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学习能力。
三、提升小班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 “自主探索型” 班级环境
1. 弹性化区域设置与动态化材料投放
根据小班幼儿兴趣特点,划分 “开放型” 活动区域:例如将 “建构区” 与 “自然角” 相邻,鼓励幼儿用积木搭建 “植物生长架”;材料投放遵循 “层次性” 与 “可变性” 原则,如在益智区提供不同难度的串珠(大孔径串珠 $$ 小孔径串珠 $$ 带卡扣串珠),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定期根据幼儿兴趣调整材料,如幼儿对 “水流” 感兴趣时,在科学区投放水盆、海绵、漏斗等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索水流现象。
2. 打造 “幼儿主导” 的互动墙面
将教室墙面改造为 “幼儿探索记录墙”:例如在自然角墙面设置“植物生长观察区”,提供贴纸、简单画笔,让幼儿每天自主记录植物叶片数量、颜色变化;在美工区墙面设置 “我的创意展示板”,允许幼儿自由张贴、更换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作品思路。互动墙面的创设,不仅能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还能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成就感。
(二)设计 “游戏化” 自主学习活动
1. 以 “问题情境” 激发自主探索
在集体活动中融入 “开放式问题”,引导幼儿自主思考与尝试:例如在 “玩水” 游戏中,教师提出 “怎样让小纸船不沉下去” 的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供海绵、塑料片、蜡笔等材料,让幼儿自主尝试给纸船 “做保护”;在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以 “提问者” 身份引导,如 “你试试把海绵贴在船底,会怎么样?”,而非直接示范操作,鼓励幼儿在试错中积累自我学习经验。
2. 开展 “自主选择型” 小组游戏
减少“统一集体游戏”,增加 “小组自主游戏” 时间:例如在 “角色扮演区”,不规定幼儿扮演的角色,而是提供医生、厨师、消防员等角色的基础材料,让幼儿自主协商分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干预幼儿的玩法,仅在幼儿出现冲突或求助时,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如 “你们都想当医生,怎么办呢?”)。通过自主选择与协商,幼儿能在游戏中主动发起学习行为,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小班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从环境、活动、指导、家园协同等多维度共同发力。通过创设自主探索的环境、设计游戏化的自主活动、实施差异化的指导策略、构建家园协同机制,能有效激发小班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其初步形成简单的自我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渊 . 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 [J]. 亚太教育 ,2016(07):7.
[2] 李晓敏 . 浅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J]. 求知导刊 ,2015(18):62.
[3] 吴慧芬 .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6(11):28-30.
此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陶行知生活力视域下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LX/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