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赵志春
常熟市莫城中学 江苏 苏州 215556
初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这其中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智力方面的特殊性,加上身心发展和学习生活等多个层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更多及时的关注、帮助和疏导。因此,家庭与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重视并解决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环境,通过帮助他们有效识别和管理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得到必要的心理关照,促进其全面而健康地成长。基于此,本文就初中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展开探究。
一、家校合作在初中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家校合作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够为特殊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稳定的支持系统,这种支持有助于提升特殊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挑战和逆境时更好地适应和恢复。二、通过家校合作,特殊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引导下,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这种自我认知的提升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三、家庭对孩子的了解和支持能够为学校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和调整教育计划,以便更好地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家校合作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不仅能够让家长更加理解特殊教育的需求与挑战,还能形成强大的教育伙伴关系。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从而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这种了解将促进家长更积极地与学校沟通,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必要的教育支持活动,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其成长的环境。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家校之间的紧密协作,无疑会对孩子在特殊教育道路上取得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二、初中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一)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为了使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管理层和教师要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访活动。教师可以向家长详细阐述这些特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挑战。例如情绪的起伏不定、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和焦虑等问题,让家长能够理解并识别孩子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促使家长更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再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现代通讯工具,如微信群、QQ 群等社交平台,加强与特殊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这些平台,教师不仅可以分享最新的教育资讯,还可以及时更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新动态,这有助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家长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到他们孩子在校内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且可以立即响应任何需要帮助的信号。另外,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心理学培训,帮助老师掌握与特殊学生的沟通技巧。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普及科学干预策略,减少因认知偏差而导致的沟通冲突。比如可以利用学校为特殊学校建立的网站平台,通过动态记录学生行为数据与家校互动记录,实现精准化干预。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和家庭可以形成一个协作良好的环境,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综合性的策略将有助于构建一个理解、支持和鼓励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1]。
( 二)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IEP)
在初中这一关键教育阶段,对于那些可能面临心理健康挑战的特殊学生来说,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特别的关照。首先,教师应当通过心理测评、学业评估与家庭访谈,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特点与发展需求,包括他们的情感波动、社交能力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基于这样的评估,学校相应调整课程难度与教学方式,设置资源中心提供个别化辅导。其次,学校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来,增强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归属感,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应对困难的信心和技巧。指导家长设计家庭行为契约,配合学校强化正向行为,避免过度保护或高压教育。针对重度心理问题学生,应引入专业机构进行干预,家校协同跟进康复计划。另外,学校可以为每一位特殊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一套教育方案,确保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有效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通过这种家校合作,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显著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2]。
(三)共同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学校环境进行适应性改造。要积极推行融合教育理念,通过制定支持计划,如推行“全员导师制”让全体老师参与进来,帮助特殊学生尽快融入进班级。创设情绪疏导空间,如设置心理角、减压室,给学生提供感官统合的训练工具等,帮助特殊学生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其次,家庭氛围需不断优化。可以开展亲子活动,教授家长如何通过游戏治疗、艺术表达等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倡导“优势视角”教育,引导家长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因此,学校要鼓励家长在家中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孩子进行互动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辅导。而学校要提供一个安全、包容和鼓励这些特殊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教师则要关注特殊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那些特殊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引导,而且还能确保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因此,学校和家长要互相配合,群策群力,为初中特殊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提升特殊学生的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能力,加强他们在学校和家人间的信任与了解,从而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树青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1(07):117-118.
[2] 曹志红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3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