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

邢启哲

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 辽宁 辽阳 111302

摘要:为保证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运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本文全面分析合理运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如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优化系统运行效率等,明确技术应用原则,提出技术应用要点,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以及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

引言:

因为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复杂化,以往的继电保护模式已很难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安全与稳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控与故障快速定位,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点,内容如下。

1合理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当中,通过正确运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至关重要,如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保证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准确定位问题并采取有关措施,由此明显减少停电时间,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同时运用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快速发现潜在隐患,有效预防大规模电力事故,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科学运用此项技术时,还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进行全面优化,通过正确控制与调节,可以明显减少能源损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不断降低电力系统维护成本,通过利用远程监控与诊断功能,可以明显减少现场维护频率与强度,节约人力与物力资源。

2继电保护特性分析

2.1可靠性

可靠性作为继电保护技术当中的核心,其包含多方面内容:

第一,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准确识别故障,同时采取有关保护措施,有效减小故障对电力系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可靠性还强调继电保护系统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可以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以及外界环境条件改变,确保在各种条件之下均能够稳定工作。

2.2选择性

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保护装置的区域划分层面,在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被设计成识别并隔离故障区域,而不会影响到正常运行区域,此种区域划分可以保证当某一区域发生故障,只有和故障区域直接相关的保护装置动作,而其他区域保护装置可以保持静默,显著减小停电范围。

此外,选择性还体现在时间层面的协调,继电保护装置一般会结合故障的严重程度与位置,采取分阶段的保护动作,比如,主保护动作迅速以隔离主要故障,而后备保护可以在主保护失效时动作,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此种时间上的协调,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减小对系统的冲击。

2.3灵敏性

灵敏性主要指的是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者不正常运行情况,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继电保护系统可以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代表保护系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应对电网结构和负荷水平,包括运行条件变动,比如若电网进行分区运行或者并网运行期间,保护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其保护策略,保证在各种运行模式之下均可以提供有效保护[1]。

灵敏性还体现在继电保护装置配置层面,保护装置可以结合电力系统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化配置,包含选取适宜的保护类型,以及整定值设定,包括保护范围调整等等,由此可以在不同的故障条件之下,保护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动作,减少不必要的误动作。

2.4速动性

速动性主要指的是继电保护系统在出现故障之后保护装置可以尽快地切除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大程度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自投的效果等。

另外,为有效实现速动性目标,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还要按时进行技术更新与升级,伴随电力系统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对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所以持续的技术更新与改进,是保证继电保护系统满足速动性的核心。

3技术应用要点

3.1故障检测和定位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快速准确进行故障定位与检测,进而有效减少停电时间,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为保证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发挥其最大效能,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配置与调试,包括选取适宜的保护类型,整定保护参数以及进行必要性的功能测试,同时针对电力系统运行环境与条件要进行充分了解,包含电网结构和负载特性,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故障类型等等,这些信息针对故障检测与定位来讲特别重要,按时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维护与检查,保证其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第二,在故障检测与定位过程当中,还要特别注意故障信号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需要可以快速响应故障信号,准确判断故障位置,以便运维人员可以快速采取处理措施,还要全面考虑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在复杂电磁环境之下,继电保护装置仍然可以稳定运行,避免误动作或拒动作。

第三,伴随技术的全面发展,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也在全面进步,所以电力系统维护人员与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由此可以更好适应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发展趋势,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2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和控制

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主要是通过安装在电网各个关键节点的传感器与监测设备来实现,这些设备可以快速收集电压和电流,以及频率等重要参数,同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室,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通过详细分析这些数据,准确判断出电力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若监测系统检测到异常状况,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能够立即启动故障检测程序,包含对故障类型和位置,以及严重程度的快速识别,一旦确定故障,系统能够自动执行预定的控制策略,例如断开故障线路并调整发电输出等,尽快隔离故障减小对整个系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执行控制策略的过程当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还会准确记录下故障事件详细信息,以供后续分析与故障诊断来使用,这些信息对电力系统的维护与改进至关重要,可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并预防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类似故障,对电力系统操作人员来讲,要按时对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与检查,保证各项设备与软件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操作人员需要接受全面培训,以便可以熟练处理各项故障状况,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还要综合考虑外部因素,例如天气条件和自然灾害等等,这些均可能会对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影响,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要全面考虑各项潜在风险,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2]。

3.3自动重启和自动化恢复

在实施自动化措施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一系列的细节与步骤,保证整个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自动重启功能主要指的是在检测到电力系统发生异常或者故障后,由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触发的,此过程需进行精确的故障检测,保证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可以进行重新启动,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对系统带来额外负担,自动化恢复主要指的是在故障被排除之后,系统可以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此项工作通常会涉及一系列预设程序与步骤。

第二,在实施自动重启与自动化恢复期间,还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设置准确无误,避免误动作或者漏动作,同时自动化流程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故障场景,保证每种情况均具备相应的应对措施,自动化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可以结合实时数据,调整具体操作策略,进而更好适应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变化需求。

第三,为确保自动化流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按时进行维护与测试至关重要,主要包含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对自动化软件的按时更新,以及对整个系统的模拟演练等等,通过定期进行检测与检查,能够保证在发生故障后自动重启与自动化恢复可以顺利进行,进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时间,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3.4数据采集和分析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通常会涉及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分析等很多环节,各个环节均需遵守特定的流程与注意事项,进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系统的安全性,在数据采集环节,要保证采集设备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还要按时对设备进行校准与维护,避免因为设备出现故障而引起数据误差,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还要通过特定的通信协议传输至中央处理系统当中,在传输环节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一定要得到保障,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当中被篡改或者丢失。

3.5在变压器中的应用要点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安全运行会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可靠性,所以了解并掌握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变压器当中的应用流程,以及在实施期间的具体注意事项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变压器当中的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安装调试环节,在此环节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和变压器的连接准确无误,所有的硬件设备均需要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参数设计环节要结合变压器的具体参数与电网运行需求,针对继电器保护装置进行精确的配置。

第二,功能测试,有效验证继电保护装置是否可以正确响应各项故障状况,保证其可以及时做出准确动作。

第三,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加强日常维护,可以确保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同时还要按时进行检查与测试,避免出现任何潜在故障。

4结语:

综上所述,将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保护水平,而且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伴随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与精细化,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袁振华,李彬.基于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及其维护措施探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10):341-343.

[2]姚航,潘育宗.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故障检修与改进措施研究[J].模具制造,2023,23(12):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