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何快花
广东省紫金中学 517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究。首先,分析了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存在的误区,并阐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的意义。其次,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包括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强化地理信息素养、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发展地理创新思维和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强调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他们提供更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
引言:在中国的高中教育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探索地球的机会。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从知识教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之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旨在探究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存在的误区
1.知识堆砌: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只注重讲解地理概念、理论和事实,使学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脱离实际:教学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缺乏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事的关联,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3.缺乏互动和合作: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学生缺乏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的机会。
4.单一评价方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以单一的笔试形式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地理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教学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使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评价和创新等方式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这种培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模拟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关注地理学科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
1.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地理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强化地理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正确获取、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培养他们的地理信息素养。可以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提升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身参与地理实践,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去实地观察、收集数据,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分析。
4.发展地理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发展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开展地理项目研究、探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把握知识结构,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知识结构,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将不同主题或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联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教师可以采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来呈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整体框架。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三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时,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明确第一单元的章节划分和主要内容,分别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及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地形地貌大单元的情景问题设计,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情景问题的设计。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情景问题:当地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山体滑坡和堰塞湖形成,以地理专家的角度,分析这次地震对当地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接下来,教师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重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融合和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二)搭建教学框架,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和学习特点,设定具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同时,还可以通过情境化设计、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索和解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三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教学时,首先,要带领学生了解第二单元的章节划分和主要内容。第一节重点讲解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第二节讨论中国的能源安全,第三节探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四节介绍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能够理解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能源安全现状和挑战,掌握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保障策略,以及认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构建整个教学框架。根据教学时间的分配,将第二单元的四节课逐一安排在不同的课时上。同时,在各节课中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通过搭建教学框架和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序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应确保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大单元教学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和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问题,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人教版高三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的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和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让学生自由交流观点和问题。通过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思维,促进思想碰撞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素材,直观地呈现相关概念和案例。这样的展示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多媒体素材,进行思考和回答,以评估他们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落实学习过程评价及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全方位成长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大单元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个案评价、任务评价、展示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首先,他们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和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来获取初步的评估信息。课前准备包括预习教材、整理笔记等,这反映了学生是否对地理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和准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可以反映他们对地理内容的兴趣程度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或个人讨论,以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地理学科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和观点表达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他们对地理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情况来判断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此外,实地考察也是一种评估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除了学习过程评估,教师还可以进行结果评价。综合运用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方法,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评价结果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地理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信息素养、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不足,促进他们全面成长。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应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吴冬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2023(23):91-93+120.
[2]刘妞.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太原师范学院,2023.DOI:10.27844/d.cnki.gtysf.2023.000236.
[3]汪艳英.核心素养指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整体学习探究[J].地理教育,2023(S1):141-143.
[4]劳德冠.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J].高考,2023(05):38-41.
[5]韩鹏,刘红芳.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J].科幻画报,2022(10):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