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词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路径
陈珊
史家胡同小学 100010
摘要:本文探讨小学语文诗词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从挖掘诗词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活动三方面提出建议。通过选取契合价值观诗词作品,运用多元互动教学策略,组织丰富实践体验,构建完整育人体系。此举有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价值认同促进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言: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蕴含丰富思想内涵与道德启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载体。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通过语文诗词教育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具有独特育人优势。然而现实教学中诗词教育往往停留于文学鉴赏层面,价值引领功能未充分发挥。本文聚焦诗词教育与核心价值观融合路径,希望能够构建科学有效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挖掘诗词资源,构建价值导向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系统梳理课程资源,建立主题分类体系,精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含价值内涵作品。围绕国家层面价值理念选取表现民族兴衺、国家命运诗篇,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聚焦社会层面价值追求,选编彰显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精神作品,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关注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精选表现孝亲感恩、敬业奉献品质诗文,引导学生涵养道德品行。编排时应注重层次性,低年级侧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作品,中高年级逐步增加思想深度形成螺旋上升知识结构。编制诗词导读手册,挖掘作品背后历史背景、人物故事、文化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所蕴含价值。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山行》教学为例,该诗作者杜牧描绘秋日山间景色,展现大自然美丽画卷。教师需要设计价值导向教学专题,从多维度挖掘诗中蕴含核心价值内涵:引导学生欣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意境优美,体会我国传统山水诗歌意蕴,培养审美情趣与文化自信;分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驻足观景姿态,感悟中华民族热爱自然、追求和谐价值理念;补充介绍杜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精神,引导学生领悟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品质;结合杜牧关心国家兴衰、忧国忧民情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除课堂教学外还可设计拓展学习活动:组织诗意插画创作,让学生将诗词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开展寻找秋色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校园或社区秋天景色变化,拍摄照片并配上诗句,举办诗中行走情境剧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杜牧与同行者,通过动作、对白还原诗歌场景。制作四季山色主题墙报,比较不同季节山景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情感,开展我为诗配曲活动,根据《山行》意境创作简单旋律,加深对诗歌艺术感受。举办诗中美德演讲,分享从《山行》中感悟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观念,实现价值引领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价值认同的学习体验
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深度思考。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渲染、情景剧表演等手段来还原诗词创作背景,营造身临其境感受,促进情感共鸣。运用故事教学法将诗人生平、创作轶事与作品结合,增强人格魅力与情感感染力,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实施探究教学法,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意象、意境以及意蕴来探寻作品所传达价值理念,培养思辨能力。应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小组讨论、辩论会、主题演讲等活动,交流感悟心得,实现集体智慧碰撞,深化价值认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视频、动画课件、数字诗词地图等,拓展学习时空,提升教学吸引力。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为例,此诗作者苏轼描绘西湖雨后景色,展现自然变换魅力。教学中可突破传统解释字词句义模式,创设西湖时空之旅虚拟情境,邀请学生穿越千年,与苏轼同游西湖。通过多媒体展示西湖晴雨不同景色图片,配合轻柔雨声背景音乐,营造意境。讲述苏轼被贬杭州却仍热爱生活、热忱为民故事引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哲理,引导学生思考辩证看待问题态度。组织诗意摄影师活动让学生选取诗中意象进行创意表达,如用蓝色绸带表现水光潋滟晴方好,用绿色丝绦呈现山色空蒙雨亦奇,通过艺术创作深化理解。开展寻找身边美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观察记录校园、社区不同天气景色变化,培养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能力。
三、拓展实践活动,形成价值践行的育人环境
诗词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而要拓展至课外实践,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内化并践行核心价值观。组织诗词寻踪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访名人故居、历史遗址、文化景点,追寻诗人足迹,感受文化氛围,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担当。开展诗词进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文化站等场所,开展诗词普及、朗诵表演、书法展示等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举办诗词节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诗词创作大赛、经典诵读比赛、文化知识竞赛、主题书画展等形式来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激发学习热情。构建诗词角特色空间,设置经典诗词展示墙、互动阅读区以及创作交流区等功能区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主题诗词活动如清明节诵读爱国诗篇,端午节学习屈原精神,让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有机结合。建立家校合作机制,设计亲子诵读、家庭诗会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支持形成育人合力。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与兄弟学校开展诗词擂台赛、联合研学旅行等活动,扩大影响范围,共享优质资源。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将诗词学习与价值观践行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持续进步。构建数字化实践平台,开发诗词学习APP、微信公众号、专题网站等拓展学习渠道,满足信息时代学生需求。通过多元实践活动,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实现知行合一。
结论:小学语文诗词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实路径。通过精心挑选诗词资源,构建分层分类内容体系,灵活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创设情感体验学习情境,拓展丰富实践活动搭建价值实践平台形成完整育人链条。诗词教育应突破知识传授局限,聚焦价值引领功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D].喀什大学,2024.
[2]孙浩楠.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及其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3.
[3]李宝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