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筑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李明月
210902199010302021
摘要:本论文聚焦于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筑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开篇阐述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城市建筑管理,在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随后详细剖析多种信息技术,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管控、建筑运营维护以及档案管理各环节的具体应用,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的标准规范缺失、数据安全隐患、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防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发展策略。对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筑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为推动城市建筑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信息技术;城市建筑管理;应用;发展
引言:
文章对建筑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筑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究,分析了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建筑管理智能化、高效化,具体表现在资本节约和管理规范等方面。通过多个城市建筑管理实例,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实施、运营及管理等环节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能大幅提升城市建筑整体的运行效率和运营水准,预计在新技术驱动下,建筑信息技术会在城市建筑管理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BIM 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它将建筑项目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各阶段所需的各种信息,例如建筑的构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材质,空间上所处的位置关系,建筑的功能布局、日照分析、能耗模拟,用三维数字化模型存储。用BIM软件进行协同设计,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在同一模型上可以同步地进行实时的合作,共享所有的设计信息,避免信息不通畅而形成的设计冲突及错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中,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均通过BIM平台,可清晰、直观看到自己设计部分在整体建筑中的空间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问题并预知可能发生碰撞的管道、布局不合理的空间等,提高设计的质量与效率。
1.2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如今,建筑工程工地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革新了现场施工方法及管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工地建设,利用布设在施工场地各场所的传感器,实时监控施工人员、工程机械、建筑材料及自然环境,如安装于现场的人员定位传感器能够及时获得施工人员的行进状况,防止工地同一作业面人员过多而出现安全事故;在大型设备的作业现场安装对应的运行指标传感器来获取大型设备的相关工作信息,并且把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负荷、作业状况发送到中心服务器来实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当出现报警的时候,现场机械设备也能自动停止,从而降低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1.3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
智能化建筑运维期强调智能管理和服务。在建筑运维阶段,利用信息传感装置把建筑物的基础信息、应用信息和智能化系统集成和统一,完成建筑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子系统的综合管理,实现智能化设施设备的综合集成化管理与管控,并进行建筑能耗分析和预测控制。通过采集建筑物中的室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日照传感器获得室内的环境信息,从而实现对室内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的状态实现自动化监测和控制运行,在室内温度和阳光合适的情况下开启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并关闭空调与灯光设备,节省更多的建筑能耗,针对电梯运行故障进行自动预测和智能控制,改善用户的电梯使用等待时间。
1.4建筑档案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是从纸面形态进行整理,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向电子形式和智能化模式过渡,数字化城建档案管理主要包括电子文档的存储和调取两个工作程序,通过扫描、转档等手段实现。主要是将建设项目申报材料、设计方案、施工过程、工程图纸等转化为电子数据,并建立对应的档案电子管理系统,用于储存和搜索档案文档。
二、促进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筑管理中应用的发展研究
2.1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体系
建议政府部门会同建筑行业协会、科研单位、企业等,加快形成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筑管理应用的标准规范体系。对于BIM技术应用标准制定,要统一BIM模型数据格式、信息交换标准、建模深度要求等,确保由不同软件建模生成的BIM模型的顺畅交换与协同。对于物联网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建立设备接口标准、通信协议标准、数据采集与传输标准等,实现不同品牌的物联网设备集成应用于智慧工地、智能建筑等系统。建立标准规范的动态更新机制,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管理实践需求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建筑管理能有据可依,推动建筑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规范化发展。
2.2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
完善建筑管理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法律层面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技术层面上,应用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监测系统等技术,对建筑管理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数据加密,防止数据泄露与数据入侵;同时加强数据的存储管理,如采用分布式存储、异地数据备份等技术方法以实现数据的安全与可靠性;在管理层面上,设置严格的建筑管理数据访问权限,规定不同人员、部门对于建筑管理数据的访问层级及操作权限,防止滥用数据。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方面的教育,并提升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在法律层面,完善与安全保护相关联的法律准则,严厉打击数据信息泄漏、个人隐私资料滥用等事件与行为,以便为建筑管理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安全可靠的建筑管理数据使用氛围营造。
2.3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高校、职业院校等相关教育机构应完善专业设置,强化建筑管理与信息技术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既懂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也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建筑管理人才。建筑企业、相关单位应强化在职人员培训,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班、信息技术应用讲座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为建筑管理从业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授课,提升建筑管理从业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鼓励建筑企业、相关单位和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联合办学、实习基地建设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以解决城市建筑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创新发展。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城市建筑管理各环节,显著提升管理效能与决策科学性。然而应用中仍存在标准缺失、安全隐患、人才不足等挑战。未来随着技术持续创新,信息技术将朝着深度融合、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建筑管理向智慧化迈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俊义.浅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智慧中国,2021,(Z1):102-103.
[2]杨莎莎.浅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风,2020,(03):25.
[3]王斐.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