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作者

董淑静

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幼儿园,河北 唐山 063200

摘要: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与效果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全面发展与未来成长。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作为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教育理念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思政建设逐渐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本篇文章着重论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难点及具体要点,以期能够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活动设计;实施;课程思政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境,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从全方位实现全员参与,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学前教育是学制系统前的环节,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幼师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师资培养质量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与安全优质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美好期盼的关键,这就需要借助课程思政夯实未来幼儿教师个人基本素养及师德素养基础,从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意义

(一)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

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能力也提出更高的标准,不但要求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经验,更要的是要有着良好职业素养及道德品质,学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阵地,需明确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幼儿除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之外,还要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与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尤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未来会进入学前教育岗位,肩负着教育幼儿、引导幼儿的重任,更加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及良好的素质,恪守师德,在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培养幼儿素养品质,成为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力量[1]。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质量的需要

将思政元素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例如,可以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思政元素,作为活动设计的素材和主题,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推动学前教育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的要求纳入课程评价标准中,以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难点

(一)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的难点首先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真善美”的统一。因此,知识领域的“真”如何融入“善与美”,成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专业课的教与学由于各种公理以及定理的运用,逐渐掩盖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人们逐渐淡忘了学习知识的初衷、价值和意义。新时代,随着我国逐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凝心聚力根本内核的位置日益凸显,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专业课“求真”的全过程,将成为课程思政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2]。

(二)发挥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最终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对每一位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每门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要处理好“知”与“德”的辩证关系。

“德”不仅仅是品行和道德,对“德”的片面认识自然会妨碍课程思政的实践,每一位教师要从更广阔的领域认识“德”;“德”不仅仅体现着“公德”与“私德”,更在深层次体现着“大德”——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实际上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认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如同进化论催生了历史哲学一般,一切人类知识的有益成果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要点

(一)深挖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要关注教育活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述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可以强调环境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引导教师利用环境创设来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又如在讲解幼儿园游戏活动时,可以融入爱国情怀、传统文化、社会公德等思政元素,让儿童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这些思政元素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更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具有了更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二)创新课程思政与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需要打破这一传统模式,创新思政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幼儿。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思考思政元素。例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设计,鼓励他们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互动平台等,丰富思政教育的表现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

(三)系统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实践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教师需要将思政元素系统地融入各个教学模块和环节中,确保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全面性和连贯性。这要求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技能的融合,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还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评价体系来检验幼儿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成果,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思政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

在推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发展,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二是要注重教师的思政素养提升,通过组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三是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四是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语:

结合上文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涉及的活动类型较为丰富,这也决定了其必然有着十分广泛的思政元素,通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助幼儿夯实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及各项专业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政治理论素养,从而为培养合格学前教育人才奠定基础。尤其要综合分析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明确其要点,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思政元素,合理选择思政方法做好思政评价,不断进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优化,进而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姚素慧.高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成才之路,2024,(24):69-72.

[2]陈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3,40(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