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疫苗接种知识你知道吗?
周蓉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新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25400
接种疫苗可以增强身体的接种力,对抗病原体的入侵,是最经济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手段。新生儿从母体中获得了一定的接种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的作用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因此,每一个人在出生后,都要按照国家接种规划,定期接种疫苗,如卡介苗、乙肝、麻疹、脊髓灰质炎等。通过疫苗接种,绝大部分患儿能够建立起较强的接种屏障,抵御各种疾病,保障了幼儿的健康。
1儿童需要打什么疫苗?
在细菌或病毒入侵体内后,机体会制造一种称为抗体的物质来对抗该细菌或病毒。不同的细菌和病毒能生成一种被称作特异抗体的抗体。病好以后,当有对应的病菌或病毒入侵时,该抗体会保留在机体内,使机体免受感染。预防接种是指将微量的细菌、病毒和其代谢物通过减毒、灭活等方法人工接种到人体内,让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或细胞接种应答,进而获得对抗该病原体的能力。疫苗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疫苗是减毒的病毒,例如麻疹疫苗,其主要成份是减毒的麻疹病毒;还有一些灭活疫苗,当细菌被灭活后,其为活性蛋白,可以发挥接种作用。
一般来说宝宝一岁以内,几乎每个月或每隔2~3个月都有需要接种的疫苗。宝宝在出生时会接种乙肝疫苗第一剂和卡介苗,1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剂,2月龄时需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剂,3月龄时需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并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剂,4月龄时需要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第一剂,并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二剂,5月龄时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三剂,6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三剂和A群流脑疫苗第一剂,8月龄时需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第一剂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一剂,9月龄时接种A群流脑疫苗第二剂。在18月龄时需接种甲肝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麻腮风三联疫苗,2周岁时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3周岁时接种A+C群流脑疫苗第一剂,4周岁时需要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第二剂,六周岁时接种白破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第二剂。
2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注射疫苗?
婴儿的体温在37.5℃以上,同时伴有腋窝和淋巴结肿大,应先明确原因,然后再进行疫苗注射。如果孩子不小心感冒发烧,建议暂时不要打疫苗。如果孩子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者先天接种缺陷,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婴儿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重度湿疹等病症时,一定要等病好了才能进行接种。婴儿有哮喘、荨麻疹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向医生报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婴儿有诸如癫痫之类的不受控制的神经系统疾患,则不应进行接种。婴儿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以及有活动型肺结核的婴儿也不适合进行接种接种。家长们要注意,在给孩子打疫苗的时候,要向医生如实地向医生汇报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家长不能有效确定是否可以接种,要及时告知医生,让医生给出意见。
3预防接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3.1预防注射前的预防措施
在打疫苗前,请先带上幼儿预防接种证,避免未带,导致不能接种;其次,要注意儿童接种区域的干净,给儿童穿着较为宽松的衣服,便于医生进行操作;最后,对儿童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总结,对医生的提问进行了解答,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并保存。
3.2关于预防接种的预防措施
首先,在打疫苗时,父母要事先把小孩的衣服脱掉,露出接种部位,在医师的指导下把小孩的姿势固定好,同时要注意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平静下来;其次,在注射前,父母要向医生确认小孩的基本资料及验证疫苗的名称和效期,以保证儿童所注射的疫苗是准确的;最后,在打疫苗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的姿势固定,尤其是要把打疫苗的部位固定好。
3.3接种后需要做的事情
打完疫苗后,父母要把孩子带到预防接种门诊的观察室留观半个小时,观察孩子有没有快速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要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对哭泣的孩子进行安慰和鼓励,并适时地使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观察结束后无不适,可以回家休息。家长要注意做好预防接种门诊的咨询电话,有些孩子回家后会有发热、呕吐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打电话到门诊进行治疗。孩子服用减毒活疫苗后30分钟之内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也不能哺乳。一般情况下,打完疫苗的孩子在注射当天不能洗澡,这样可以避免针眼感染。另外,在接种后的前几日,要避免让孩子吃没吃过或者是很难消化的东西,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不良反应。父母在孩子有较为严重异常反应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也要及时联系预防接种门诊,以便进一步了解情况。
4注射部位和注射方式
疫苗的注射方式主要有:口服,皮内,皮下,肌肉等。一般情况下,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侧及大腿前外侧。皮内注射法以 BCG为列,需在上臂肱三角肌中点稍下注射。皮下注射通常在上臂三角肌外侧下缘附着部位注射疫苗,如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钩体疫苗等。在上臂外侧三角肌、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出血热疫苗等。
5疫苗接种有哪些不良反应?
一般情况下,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个别患者还会出现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的表现,如发热、头痛、乏力等。接种疫苗后有不良反应,不要太过紧张,一两天后就会自己消失,但是如果有不良反应或者是病情加重,要及时就诊。
因为疫苗本身就很脆弱,怕热、怕光、怕冷。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冷藏链,以维持疫苗的活性。一般来说,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冷链,其活性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这取决于疫苗离开冷链的时间和温度。
一般情况下,注射疫苗并不能对所有人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针对一群人。以小儿痲痹为例,只要服用一颗糖丸,有效率达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五,则小儿痲痹就会被阻断,并被根除。如果每个人都接种,就形成了一道人群屏障,有些人接种,有些人不接种,将来这种病就有可能发生。因此,要想控制一种传染病,就必须要有很高的接种率,特别是全国接种计划疫苗的使用。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在进入市场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批签发和检验。所以,市民无须对进口疫苗过于盲目,即使是同一种进口疫苗,其质量标准、安全性及使用方法也无显著差异。
6是否只有儿童才需要注射疫苗?
不仅仅是儿童要打疫苗喔~有研究显示,更多疫苗类型的研制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在市场上有许多针对成年人的疫苗,例如: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本县60岁及户籍老人可选其中一样半价)、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宫颈癌疫苗、乙肝疫苗等。疫苗可以使我们在一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受疫苗所能阻止的疾病。所以,除了重视儿童的接种,我们也希望成人们能积极地进行接种,以维护我们自己和家庭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