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室内空气之环境污染及环境检测对策

作者

胡仲豪 倪智威

浙江高鑫安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VOCs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针对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选用环保装修材料、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以及使用空气净化设备等一系列环境检测对策,旨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为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环境检测;对策

引言: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现代建筑的密闭性增强,通风条件差,加之装修材料、家具等释放的有害物质,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甲醛、苯、氨、VOCs等污染物超标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及特性

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多样,主要包括室外污染物的带入、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人体活动产生的污染、烹饪和吸烟产生的烟雾以及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使用等。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挥发性有机物(VOCs)、氡、臭氧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室内空气污染具有积累性、长期性、多样性和不易察觉等特点,由于建筑物的封闭性和通风条件差,污染物容易在室内积聚,长期暴露于这些污染物中,人们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

二、室内空气之环境污染及环境检测对策

(一)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春、夏、秋季,建议家庭打开窗户,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换气,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时段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既可以充分置换室内空气,又能避免过多的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可以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5-10分钟即可,以免影响室内温度[1]。对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教室、影剧院、车厢、商店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和通风量,以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同时,要注意定期清洁和维护通风设备,如空调滤网、新风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发挥最佳的通风换气效果。在装修或购置新家具后,更要注重通风换气,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以尽快去除装修材料和家具中释放的有害气体。此外,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通风习惯,避免长时间关窗,特别是在烹饪、吸烟等活动后,要及时开窗通风,使室内外空气得到有效流通,从而降低室内空气污染水平,为家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选用环保装修材料

在进行室内装修时,选用环保装修材料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消费者应仔细甄别装修材料的环保性能,优先选择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产品,如E0级板材、水性漆、天然石材等,尽量避免使用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材料,以减少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的风险。在选购家具时,也应注意查看产品的环保认证信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低毒低排放产品,确保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家人健康[2]。此外,消费者还应合理控制装修材料的用量,避免过度装修,既可以节约装修成本,又能减少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从源头上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风险。在装修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室内通风,使用环保型胶粘剂、油漆等,尽量缩短工期,让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在入住前充分释放,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装修污染对居住者健康的影响。总的来说,选用环保装修材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消费者提高环保意识,货比三家,理性选材,同时还要规范装修流程,加强施工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环保装修,为家人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

(三)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是保障居住健康的重要举措。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可以选择购买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定期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TVOC等常见污染物进行自我检测,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3]。检测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季度检测一次,特别是在装修、购置新家具等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下,应增加检测频次,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如果自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超标,要及时采取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和治理。对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办公楼等,更应重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议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检测项目除了常规的甲醛、苯、TVOC等指标外,还应包括氡、CO2、PM2.5等,全面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无论是自测还是专业检测,都要规范检测流程,选择合适的检测时间和采样点位,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后续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可以快速去除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为人们提供洁净健康的呼吸环境。选购空气净化器时,要着重考察其性能指标,如CADR值、CCM值等,选择适合房间面积且净化能力强的产品。此外,还要关注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技术,目前常见的过滤技术包括HEPA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光触媒分解、负离子净化等,不同的过滤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有针对性的去除效果,消费者可以根据室内主要污染物的种类,选择相应的空气净化器。值得注意的是,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如更换滤芯、清洗滤网等,以保证其持续稳定的净化效果。对于甲醛等吸附性较强的污染物,可以考虑使用光触媒或臭氧等化学氧化技术,通过氧化分解的方式去除污染物,但使用时要严格控制臭氧浓度,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二次伤害。总的来说,空气净化设备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它并不能替代源头控制和通风换气等基本措施,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真正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结束语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采取加强通风换气、选用环保材料、定期检测、使用净化设备等一系列环境检测对策,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将迎来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共同推进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工作,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呼吸到清新洁净的空气。

参考文献:

[1]周建文.基于空气污染分析的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4,(21):94-96.

[2]纪滨玲,纪蕴博.室内空气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13):78-79+82.

[3]周资凯,何明乙,鲍益帆,等.室内空气之环境污染及环境检测对策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1):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