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推进的策略探索
吴刚
甘肃通美公路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转变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优化产品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更需强化内部凝聚力、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经营战略落地提供思想保障、价值引领与人才支撑。然而,部分企业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战略“两张皮”现象,前者脱离经营实际、后者缺乏思想协同,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因此,探索二者协同推进的有效策略,成为当前企业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推进的价值逻辑
1.1 目标协同
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战略目标更强调“质”与“量”的统一,包括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履行社会责任等。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强化员工对企业战略的认知与认同,将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对齐——例如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员工理解战略调整的必要性;通过价值观塑造,促使员工主动践行战略落地所需的行为准则,从而避免战略执行中的“方向偏差”,助力企业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1.2 资源协同
经营战略的落地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等硬资源支撑,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激活“人”这一核心软资源的潜力。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人文关怀、激励引导,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为战略执行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形象塑造,增强企业的社会认可度,帮助企业整合外部合作资源(如客户信任、政府支持)。硬资源与软资源的协同整合,能够形成“1+1>2”的发展动能,推动企业突破高质量发展中的资源瓶颈。
1.3 风险协同
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政策环境变化等多重风险,经营战略需具备动态调整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员工认清市场趋势与行业挑战,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团队凝聚力建设,提升员工在战略调整中的配合度与适应性,避免因战略转型引发内部动荡。二者协同可构建“战略应对+思想保障”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韧性,确保高质量发展进程的稳定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推进的现实困境
2.1 认知偏差
部分企业管理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存在偏差,将其视为“务虚工作”,认为其与以“盈利”为核心的经营战略无关,甚至将二者对立——例如在资源分配中,优先保障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压缩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与经费投入;在考核评价中,仅关注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战略落地的支撑作用。这种“重经营、轻思想”的认知,直接导致二者在规划层面缺乏协同,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
2.2 机制不完善
协同推进需要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为支撑,但当前多数企业尚未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战略的协同机制。一方面,在决策层面,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未参与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导致思想引导方向与战略目标脱节;另一方面,在执行层面,缺乏跨部门协同机制——例如经营部门在推进战略任务时,未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联动开展员工动员,思想部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未结合经营实际设计内容,二者在执行环节“互不干涉”,难以形成协同合力。
2.3 内容脱节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若脱离企业经营实际,将失去对员工的吸引力与引导力,进而无法为经营战略提供支撑。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照本宣科”层面,仅传达宏观政策与理论知识,未结合企业具体战略(如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设计针对性内容——例如在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时,思想工作未围绕“技能提升、观念转变”开展引导,导致员工对转型存在抵触情绪;在应对市场竞争时,未通过思想工作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与奋斗精神,使得战略执行缺乏思想动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推进的具体策略
3.1 理念融合:树立“思想-战略”协同的全局观
理念是协同推进的前提,需通过顶层设计转变认知,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全局。一方面,管理者需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价值”,将其定位为经营战略落地的“思想引擎”,在战略规划中同步明确思想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资源配置;另一方面,通过全员宣导强化“协同意识”,例如在新员工培训中,同步讲解企业战略与思想工作的关联;在部门会议中,将思想引导与业务推进结合讨论,让员工认识到思想工作对个人业绩与企业发展的双重意义,形成“上下联动”的协同共识。
3.2 机制构建:建立“全流程”协同的制度体系
机制是协同推进的保障,需构建覆盖战略制定、执行、考核全流程的协同制度。其一,建立“决策协同”机制,明确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为经营战略制定的参与方,在战略研讨中提供员工思想动态、价值观导向等建议,确保战略目标与员工思想基础相匹配;其二,建立“执行协同”机制,例如在战略任务分解时,由经营部门与思想部门共同制定“业务+思想”的推进方案——业务部门负责明确任务指标,思想部门负责开展针对性动员、化解执行中的思想矛盾;其三,建立“考核协同”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纳入企业整体考核体系,例如在部门绩效评价中,设置“思想引导对业务支撑度”指标;在员工考核中,将“践行战略价值观”作为评价维度,通过考核倒逼二者协同落地。
3.3 内容创新:打造“靶向性”思想引导内容体系
内容是协同推进的核心,需结合经营战略需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提升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方面,围绕战略重点设计“专题化”内容,例如企业聚焦“绿色发展”战略时,开展“环保理念与企业责任”专题教育;推进“国际化”战略时,开展“跨文化沟通与全球视野”培训,让思想工作直接服务于战略重点;另一方面,结合员工需求设计“个性化”内容,例如针对青年员工关注的职业发展需求,将思想引导与“战略岗位竞聘、技能提升计划”结合;针对基层员工关注的权益保障需求,在思想工作中同步解读企业战略下的薪酬福利、劳动保护政策,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思想工作的吸引力,让员工在获得实惠的同时认同战略、践行战略。
结论: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协同推进,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二者的协同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理念融合、机制构建、内容创新,实现“思想引领战略、战略反哺思想”的良性互动。未来,企业需持续深化对协同价值的认知,不断优化协同机制与内容,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经营战略落地的“助推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与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肖艳桃.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活力,2025(11):157-159.
[2]袁娉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J].中国有色金属,2024(10):66-67.
作者简介:
姓名:吴刚,出生年月:1986 年 4 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省静宁县,学历:本科,职称: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