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融合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研究
杨英男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全国各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以数字政府为先导,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点燃“新引擎”,澎湃“新动能”。
通过“四链”融合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研究和实践,将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功能集成、创新主体融通联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生态优化提升、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打造地方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现状
(1)2024 年 3 月 5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强《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部署。
①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②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③ 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2)各界人士提出创新性观点。
①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冬丽:”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②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解决科研供需对位、探索更高效科研成果转化的全新载体,让一流高校的创新链、人才链优势与一流企业在产业链、资金链的优势共同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③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企业业务事业部总裁李靖:“新质生产力反映了新一轮技术创新引领的生产力变革。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的数字技术企业,都应该将实体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动能结合起来,以数智化供应链来推动数式融合,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起点:“四链”融合助推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环境分析(swot 分析);
过程:探索“创新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探索“产业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探索“资金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探索“人才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终点:“四链”融合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果分析。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创新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创新链是由创新的起点开始,经历多个环节和多种主体,直至实现商业化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试制改进、生产销售、产业化扩散等多个环节,以及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用户等多个主体。
① 坚持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解决好科研与经济协同发展。
②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实施“双培育”行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力争取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
③ 开展“智改数转”行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硬件智能化改造和软件集成应用的叠加,旨在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整个组织更新、流程再造和数字化导入,促使企业改变发展方式、焕发新能量。
(2)探索“产业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产业链是由龙头企业牵头进行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形成的产业链条,产业是整个生态链条的核心。
①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农业深度“四链”融合,不断向构建大农业产业集群聚焦。
② 坚定实施工业倍增、服务业跨越战略,下足动能转换功夫,做好创新驱动文章,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③ 深入改造传统产业,开展“智改数转”行动,用足用好各级支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加大投入、靠大联强,吸引更多战略投资者嫁接改造、落户地方。
(3)探索“资金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资金链是在整个产业环节过程中获取不同资金支持方式的链条,包含政府科学基金、企业科学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银行信贷以及资本市场等。
① 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盘活资金链,全方位强化供给。
② 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保障作用,进一步细化农业领域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社会资本加持的各项财政政策。
③ 要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4)探索“人才链”助推地方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人才链是指在产业链的建设中,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研发人才、产业人才、社会服务人才等。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动力,资金链是保障,人才链是以上三链的主体力量。
①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打造顶尖人才引用“加速器”,以开放式创新形式激发人才潜能,加快科技进步领军人才培育。
② 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科研和人才培养单位合作,建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
③ “四链融合”的实质是知识、技术、能力、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加快集聚并实现共享互联相通,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的高水平循环和有效协同,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才能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其次,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最后,加强高质量人才培育机制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四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以创新链为核心主导,以产业链为重要载体,以资金链与人才链为关键支撑,最终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77-85。
[2] 胡莹;方太坤,再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形成路径——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02),39-51。
[3] 于志慧;何昌磊,数字金融与城市生态效率——基于长江经济带 108 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4(04),
[4] 范军;邹开元;田静瑶.,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要求[J],科技与出版,2024(03),90-95。
作者简介:杨英男(1973.07~),女,汉族,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