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聚焦语文实践,提升思维能力

作者

杨雪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 400065

前言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活动探究单元的引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强调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运用和反思语言。

一、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目标与价值

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其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停留于表面知识的获取,而是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获得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提升阅读、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1]同时,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提升语言运用的广度与深度。

二、活动探究单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活动探究单元的应用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当前许多学校已经尝试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果。[2]然而,实际的教学进程中,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主要依赖于讲授式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部分教师虽然尝试设计探究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支持,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探究深度不足,学生的思维拓展有限。同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也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因基础较弱或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往往在小组合作中处于被动状态,导致探究活动无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探究单元教学对教师的时间管理和组织能力要求较高,而实际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难以平衡探究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3]评价机制的单一性也是一大问题,传统的考试评分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成果。

三、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任务驱动,明确探究方向

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任务驱动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重要策略。通过明确的任务目标,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保持方向感和专注力。任务设计应紧密结合单元的核心主题,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例如,在“人与动物”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或观察动物的行为,完成一篇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报告或文章。这种任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他们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总结,从而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提升探究能力。任务的明确性和具体性让学生能够在探究活动中更有目标感,同时也为后续的探讨提供了依据和框架。

(二)问题导向,激发探究兴趣

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问题导向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策略。基于单元主题,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结合文本的整体脉络与核心思想,提出能够引发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例如,围绕部编版七上语文新教材第五单元人与动物关系的主题,教师可以从“我们应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或“动物的行为对我们的人生有何启示?”这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对单元整体的深入理解。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篇文章,而是通过多篇文本的对比和联系,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进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跳出单一课文的局限,形成对整个单元主题的系统思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并通过问题解决提升语文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合作学习,增强互动思维

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合作学习是增强学生互动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彼此的讨论与交流中,获得更为多元的视角和思维启发。在探究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任务驱动型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例如,在以部编版七上语文新教材第五单元“人与动物”为主题的单元中,不同小组可以分别探讨人与不同动物的关系,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查阅资料、讨论文本内涵,并从中总结出共性与差异。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学会倾听与反思他人的意见,这种互动性增强了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批判能力。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合作中明确探究方向,提升讨论的深度和质量。同时,合作学习有助于建立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分享各自的见解,从而在互动中提升思维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丰富生命体验

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中,结合任务二“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进一步深化语文学习的应用能力。这不仅能够提升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整合与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与科学、生物、地理等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设计围绕“人与动物关系”主题的综合性探究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科学课程了解动物的习性、栖息地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进而在语文课堂中讨论这些知识与文学作品中的动物描写的联系。通过跨学科融合,学生能够在科学探究中积累相关知识,为语文中的文本分析提供更丰富的背景支撑。教师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思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人与动物和谐共存”为主题的研究项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调研、写作等方式,从生态保护、动物权利和人类活动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并在各学科中进行多元呈现。学生可以通过地理课程了解动物的迁徙路线,通过美术课程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画或海报,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制作与动物保护相关的 PPT 或视频展示。这样的活动不仅深化了语文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多元评价,促进思维提升

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至关重要。评价不应仅停留在对作业或考试的结果判断上,而应注重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多维反馈与综合能力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汇报、课堂展示、作品展示、互评互鉴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深度。例如,在《大雁归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后实践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讨论,不仅让学生在展示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听取他人见解来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结束语

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导向、跨学科融合、实践结合、多元评价等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有效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变"与"不变"[J].课外语文, 2021, 000(003):53-54.

[2] 袁源.新闻·活动·探究——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8):4.

[3] 余莉.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群文阅读深度教学研究[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3(7):4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