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项目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关键环节与实践探索
赵俊钦 龙吉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00
引言
随着大量 PPP 项目进入运营期,竣工决算审计已成为确定项目最终成本、兑现合同承诺的关键程序。由于其涉及多方利益、法律关系复杂且缺乏统一标准,传统审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基于 PPP 审计的特殊性,系统识别从审计准备、实施到报告的全流程关键控制点,为实践提供清晰指引。
1PPP 项目的内涵
PPP 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伙伴关系,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其核心在于整合社会资本方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效率,与政府的公共职责和监管优势相结合,旨在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效率,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目标。
2PPP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特征
2.1 审计主体的多元性
PPP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主体呈现多元性特征,通常包括政府审计机关依法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社会资本方内部审计机构对项目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自查,以及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受双方委托提供专业鉴证服务。这种多元主体协同审计的模式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与专业性,共同保障公共利益与合作各方合法权益。
2.2 审计客体的复杂性
PPP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客体具有高度复杂性,其核心在于对项目建设成本、融资成本及运营成本等多项成本的精准界定与核查。这些成本不仅涉及传统工程造价的真实性,还需区分可计入项目总投资的合规范围,审查资金结构合理性、利率合规性以及运营维护费用的分摊逻辑,审计过程需紧密结合 PPP 合同条款与行业准则进行专业判断。
2.3 审计依据的双重性
PPP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依据具有双重性特征,既要遵循政府采购法招标法等公共领域法律法规,又要严格依据 PPP 项目合同这一核心契约文件,同时还需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等通用商业规则。这种公私法交融的审计依据体系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跨领域的专业能力,能够精准把握不同规范之间的适用优先级与衔接关系,确保审计结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3PPP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关键环节识别
3.1 审计准备阶段的关键环节
审计准备阶段,需要精准界定审计范围,明确对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如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及建设期利息的核查深度与重点;要组建跨领域审计团队,配置精通工程造价、财务会计及 PPP 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紧接着需系统收集 PPP 项目合同及补充协议、初步设计概算文件、竣工决算说明书及全套报表、工程结算资料等核心依据;须制定详尽的审计实施方案,确定设备购置合同抽查比例不低于 30% 、土建工程结算资料抽查比例不低于 20% ,并预设重点审查变更签证与索赔费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为后续实质性测试程序提供清晰指引。
3.2 审计实施阶段的关键环节
对项目总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需重点核查建安工程投资是否与竣工图及现场踏勘相符,设备购置价格是否与合同及市场询价匹配,待摊投资中建设期利息资本化计算需核对银行结息单且利率不得超贷款合同约定,项目管理费需按概算口径复核分摊比例与原始凭证,确保所有投资归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 PPP 合同约定的成本范围,杜绝超概算及不合规支出。合同履行情况审计需严格对照 PPP 合同条款,逐项审查项目实际建设范围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技术标准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工期延误责任是否按不可抗力或违约条款界定。重点核查变更签证的审批流程完整性及费用计算的合理性,索赔事项需提供原始记录并复核计算逻辑,确保所有调整均符合合同约定的变更控制程序,维护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契约公平性。竣工决算报表的准确性审计需重点核查报表间勾稽关系,如竣工工程概况表与交付使用资产总表的一致性,待摊投资明细表与分摊计算的逻辑性。全面审核交付使用资产清单的完整性,核对建安工程、设备投资与资产科目的对应关系,确保各类资产价值计量准确、分类合规,最终实现账实相符并满足后续资产运营管理需求。合规性审计需系统审查项目立项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概算核准等建设程序合规性;核查采购流程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法及招标投标法强制性规定;重点验证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行政许可文件的完整性与有效性,确保项目全流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杜绝未批先建等违规情形。
3.3 审计报告与后续阶段的关键环节
审计发现问题的沟通与确认需遵循双向核实原则,审计组就初步发现的超概算支出、待摊投资分摊误差如管理费超支率 215% 、合同履行偏差等事项,与政府实施机构及项目公司进行多轮会谈。通过出示工作底稿及取证材料,逐项确认问题事实与成因,听取被审计方申辩并补充验证,最终形成双方共同签认的审计事项确认书,为审计报告提供权威依据。审计报告撰写需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采用事实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列示问题性质如违规支出、超合同约定变更等、涉及金额及偏差率如待摊投资超概算比例。报告需提出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等审计结论,并附具调整分录建议如调减不合理投资及管理建议书,确保表述客观、证据充分、意见具有可操作性。审计结果作为政府方调整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核定年度运营绩效支付比例如根据审计核减额调减付费基数的核心依据;同时指导项目公司按审定额完成固定资产入账,建立资产台账;审计揭示的共性问题将纳入 PPP 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并为未来项目合同范本修订、风险分配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
4PPP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实践建议
针对审计中涉及的重大技术争议如特殊工艺造价认定、复杂索赔合理性判断,应引入工程造价、法律及行业技术专家组建论证委员会,通过联席会议出具专业咨询意见,为争议解决提供第三方技术支撑,确保审计结论的专业性与公信力。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集成 BIM 模型与项目管理系统,通过可视化平台直接提取构件工程量、材料设备参数,自动比对合同与现场数据,实现工程结算的智能复核,大幅提升审计效率与精准度。
结束语
总之,PPP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平衡公共利益与商业效益的重要监管工具。通过构建专业审计团队及完善争议处理机制,能够有效应对成本界定与合规性判断等难题。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审计标准体系建设,并探索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模式,为 PPP 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史乐.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4,(24):119-121.
[2]王嘉清,刘丽霞.基建项目竣工决算中待摊投资审计重点[J].审计月 刊,2024,(08):21-22.
[3]余文霞.基于审计视角的公共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24,34(06):42-44.
[4]骆洪洲.PPP 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研究——以污水处理工程为例[J].中国产经,2024,(04):107-109.
[5] 熊 雅 君 . 工 程建设 项目 竣工 财务决 算审 计要点 分析 [J]. 理财,2023,(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