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水电厂运维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路径

作者

黑金博 王燕

湖北官渡河水电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200

一、引言

水电在 “双碳” 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地位关键。随运营年限延长,水电厂核心设备进入运维关键期,运维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 40%-60% ,其中非计划停机损失与应急维修成本超 30% ,传统 “定期检修”“故障后维修” 模式易致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突破经验依赖局限,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挖掘,实现运维从 “粗放式” 向 “精细化” 转变。探究大数据在水电厂运维降本增效中的应用路径,符合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大数据分析在水电厂运维管理中的核心赋能逻辑

水电厂运维数据具有 “多源化、海量性、实时性” 特征,涵盖设备运行数据(转速、温度等)、环境数据、检修记录与人员数据。传统模式下,数据分散于 SCADA、MIS 等系统形成 “数据孤岛”,人工分析无法挖掘隐性规律,决策缺乏科学依据。

大数据通过 “数据采集 - 治理 - 建模 - 应用” 全流程赋能:采集环节依托物联网与边缘计算,实现设备与环境参数实时高频采集;治理环节通过清洗、标准化,构建统一运维数据仓库;建模环节运用机器学习构建设备健康评估、故障预警等模型;应用环节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具体运维策略,推动运维从 “被动响应” 向 “主动预防” 转变,核心价值在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风险提前管控与流程高效运转。

三、大数据驱动的水电厂运维成本优化路径

3.1 设备检修成本优化

传统 “定期检修” 易致 “过度检修”与 “欠检修”。大数据依托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振动、温度等数据,整合历史检修记录与技术参数,构建健康度评估与故障预警模型。通过机器学习量化设备健康等级,提前数小时至数周预测故障,据此制定 “按需检修” 计划:优先检修高风险设备,延长健康设备周期。实践显示,可减少检修次数 20%-30% ,降低费用15%-25% ,非计划停机减少 40% 以上。

3.2 物资储备成本优化传统经验储备易致资金积压与物资浪费,且关键物资可能短缺。大数据整合设备运行、检修计划、消耗数据及供应链信息,用时间序列分析挖掘消耗规律,精准预测 1-6 个月物资需求。构建 “中心+ 现场” 分级储备体系,实时监控库存,自动触发采购、优先调配临期物资。可减少储备资金占用 15%-20% ,降低仓储成本 10%-15% ,供应及时性提升 30‰

3.3 人力与停机损失成本优化

人力成本方面,传统模式存在 “人岗不匹配” 与排班问题。大数据整合人员技能证书、作业记录,量化能力评分,结合检修需求实现 “人岗匹配”;用遗传算法优化排班,减少加班与闲置,人力成本降 8%-12% ,效率升 15% 。

停机损失方面,非计划停机多因故障突发与环境应对不及时。大数据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将检修安排在负荷低谷期;整合水文、气象数据预判风险,调整设备策略。非计划停机时长缩短 30%40% ,损失成本降25%-35%。

四、大数据驱动的水电厂运维效率提升路径

4.1 运维流程重构

传统运维呈线性串联,从故障发现到处理需人工巡检、勘查、定方案等多环节,信息传递滞后易致损失。如某水电厂因未及时发现水轮机密封件磨损,停机检修 3 天。

大数据构建 “数据驱动闭环流程”:故障发现环节,设备关键部位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平台经算法分析异常后自动报警,推送至运维终端,故障发现效率提升 60% 以上;方案制定环节,平台调用历史数据库生成多方案,量化评估后筛选最优,制定时间从 2-3 天缩至 1-2 小时;执行环节,运维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方案并实时上传检修数据;验收环节,平台对比检修前后数据评估效果,达标则归档,未达标则提改进建议。此闭环使故障处理时间缩短 30‰

4.2 协同机制优化

传统运维涉及多部门,依赖人工沟通易致信息不畅、协同低效。某水电厂水轮机转轮叶片故障时,因调度部门未获准确评估、物资部门错查库存,检修延误 2 天。

大数据搭建统一协同平台,整合设备、物资、调度等多维度数据。设备预警时,平台自动触发协同流程:向检修部门推送故障信息助其定计划,向物资部门推送零件需求查库存或触发采购,向调度部门推送故障影响与建议停机时间。某次发电机故障处理中,平台 30 分钟内完成部门信息同步,8 小时即完成检修,较传统 24 小时缩短 67% ,大幅提升协同效率。

4.3 决策智能化

传统运维决策依赖经验,缺乏数据支撑。如 “定期大修” 模式易致过度检修,某水电厂年浪费成本约 200 万元;设备更新与长期规划也常因主观判断出现偏差。

大数据构建多维度决策模型:运维策略层面,平台量化 “状态检修”“定期检修” 等方案成本效益,某水电厂用状态检修后,年省成本 15%-20% ,故障发生率降 25% ;设备更新层面,模型综合评估设备性能、成本与收益,如运行 15 年的水轮机,经测算更新改造净收益更高,便给出对应建议;长期规划层面,模型整合水文、市场、设备数据,预测 3-5 年需求,助力提前储备物资、安排培训,提升决策科学性,减少成本浪费。

五、结论

大数据在水电厂运维中的应用,遵循 “问题导向 - 技术赋能 - 价值落地” 的核心逻辑,通过深度重构运维各环节实现降本增效。面对传统运维流程繁琐、协同低效、决策主观等痛点,大数据技术以实时数据采集为基础,以智能分析为核心,推动检修模式从 “事后维修” 向 “预测性检修” 转型,通过故障自动识别与最优方案生成,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30%-40% ;推动物资管理从 “被动调配” 向 “主动预判” 转型,依托统一协同平台实现库存与检修需求精准匹配,减少物资浪费与等待成本;同时推动流程闭环化与决策数据化,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量化不同运维策略的成本效益,避免经验决策导致的资源错配,最终实现全链条运维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 2023 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3(3):1-3.

[2] 夏建军,李真.对当前小水电发展的深度思考[J].小水电,2023(2):14-19,23.

[3] 王欢,王继秀,季健康.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模式思考[J].人民黄河,2023,45(S1):112-113,115.

[4] 刘圣林,包卿.基于 MQTT 技术的 SCADA 应用实践[J].中国仪器仪表,2023(10):28-32.

[5] 徐乐扬.分布式 MQTT 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