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校维修改造工程中的难点及对策

作者

程永婕

大连大学 116622

在高校后勤保障工作中,维修改造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的关注点都在食堂、宿舍、车队和物业管理等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维修改造工程的重要性。作为高校后勤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日常维修改造工程方面的不足,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从而科学合理地使用小额维修资金,延长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本文从工作实践中所见所感,就高校维修改造工程当中存在的难题及应对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的难点

1.施工周期短

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的施工需配合学校日程安排,尽量减少施工给在校师生正常学习与生活带来影响。寒暑期等假期在校人员少、各设施使用率低,是维修改造工程开展的黄金时期。但假期总体时间有限,且多个项目集中安排在同一阶段,往往造成各项目施工周期压缩、工期紧迫等问题。

2.施工项目零散

高校维修改造程项目较为零散,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种类涵盖多个领域。既包含宿舍楼、办公楼、教室和实验室等不同功能区域的改造,又包含电力、燃气、水暖和装修等各领域的施工。根据师生的不同需求,如何针对零散项目有的放矢地进行维修改造是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的一大难点。

3.维修改造工程建设方多而杂

不同于新建施工项目,维修改造项目往往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涉及的部门很多,通常是学院提要求,报道学校上会研究讨论怎么改造,之后总务处和学院对接,然后学院的部门使用负责人再与总务处和十几元多次对接提使用需求,总务处对接各使用方,工程范围内容较为广泛,因此必须要高效、高质量地开展施工全过程,对现场施工管理者是一种职业考验。

4.单项资金投入较低

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的单项资金投入较低,一般都是政府拨款的小额维修改造资金专项中列支此款项,金额有限需要改造的项目颇多,这也是高校维修改造工作的又一大难题。希望可以从源头上丰富经费来源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将使高校维修改造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高校维修改造工程中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

从工程管理制度上完善,可以对各部门的制度建设进行整理细化,总务处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制度也需与时俱进,维修改造内容需涵盖各施工专业,特别是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内容。同时,要对制度内容进行细化,将维修改造项目划分为项目前期立项、项目招标工作、施工过程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工程资料归档和项目维保等各个环节,对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指导,以确保维修改造工程在执行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另外可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考核。施工单位是维修改造工程优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完善针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制度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建立了针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及评价制度,每项工程结束后,对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打分,打分结果作为付款的一个条件。

2、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高校维修改造工程技术人员也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多参加网络培训,更好的了解政策与先进的工艺,为改造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节约建设资金。通过阅读书籍也能更好的提高专业知识,与各高校总务部门多交流探讨以期获得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3、加强项目资料管理及归档工作

重视项目档案整理、收集及归档工作。多请学校档案馆做专业指导,并接收总务处全部工程相关资料,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制度要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资料收集工作,以避免资料丢失。建立档案管理台账,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和归档工作,以确保档案的准确性,便于资料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