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与感染防控对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影响研究
王爱杰
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卫生院 214107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均为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常见症状,其具有高度传染性,在治疗与护理中,需要加强感染防控,预防交叉感染,促进康复。文中对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与感染防控措施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推动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护理研究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24 年 2 月至 2025 年 2 月期间院内临床综合诊断为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的 69 例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试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包括对照组(34 例)、观察组(35 例)。对照组中 13 例为女、21 例为男,年龄最小 59 岁、最大 80 岁,均值( 70.01±0.15 )岁。观察组中 14 例为女、21 例为男,年龄最小 60 岁、最大 81 岁,均值( 70.03±0.09 )岁。两组基础资料信息统计学结果表示无统计学含义( P>0.05 ),具有可比性。选择条件:临床综合诊断为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剔除条件: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情况。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手段开展护理工作,包括对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病房清洁消毒、气道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异常通知医师并采取对应处理。
1.2.2 观察组
以对照组护理内容为基础,开展临床护理与感染防控工作:
(1)临床护理:包括气道湿化护理、翻身拍背护理、营养支持、健康教育、情绪安抚、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肺功能康复护理、改良体位引流、排痰机扣振排痰等。
(2)感染防控:予负压隔离房,护理过程中要求医务人员全程佩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利用高效空气净化系统,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对于患者餐具及私人用品均定期消毒,限制探视人数与时间。遵医嘱使用预防性抗感药物,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和湿化瓶。
1.3 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时间越短则表示病情稳定时间越短。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 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检验,分别用 |x2| 和t进行,分别用百分占比( 9% )和(平均数 ⋅± 标准差)表示,若(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组间数据比较,对比的对象之间结果 P<0.05 ,表现出显著差异,临床指标方面表示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更短: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分别为( 18.7921.69 、 15.63±1.57 )d,对照组分别为( 23.63±1.15 、 19.05±1.74 )d,结果 t=13.867 、 8.577 , P 均 =0.001 。
3.讨论
流感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影响肺部正常功能,还会引起肺部免疫反应,导致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发生异常。常规护理模式下,虽然有助于治疗开展,但需要长时间病情控制才能使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恢复正常,不能满足患者康复需求[1]。
给予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可针对患者个体需要,提供安全、有效、全面的护理服务和措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加强感染防控,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加速康复[2]。结合文中研究结果,组间数据比较,对比的对象之间结果 P<0.05 ,表现出显著差异,临床指标方面表示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更短。分析原因可能为,气道湿化护理、翻身拍背护理及排痰护理等,有效促进痰液的稀释和排出,配合肺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肺部通气。利用营养支持可增强免疫力和体力,有助于改善病情。通过并发症预防、疼痛护理,有效减轻机体不适感,提高患者机体耐受程度。通过负压隔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消毒等措施,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病原体对肺部的进一步损害,有助于促进肺功能指标与血气功能指标恢复正常[3]。
综上所述,于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中施以临床护理与感染防控方式,可促进临床相关指标尽早恢复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明娜. 临床护理与感染防控对提高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价值研究[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4):82-84.
[2] 殷明媛. 临床护理与感染防控对提高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价值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55-156.
[3] 姬臣臣,扈翠琪,李文晓. 临床护理联合感染防控对提高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价值研究[J]. 科技与健康,2025,4(3):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