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路径
谢菊雄
榆林市明德小学 719000
足球运动因其特殊魅力而获得大众的喜爱,在学校教学中,足球教学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精神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青少年人生时期是身体及心理健康发育阶段,同时也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观念的重要阶段。团队协作精神是学生社会生存、成长的重要品质,通过足球教育培育学生的这种精神,可以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学会交流、合作、信任、包容等本领,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足球运动作为综合性运动,可以为学生身体各部分留有相对平衡的运动空间,能够较好地锻炼他们的身体和动作技能,同时也利于利用集体的合作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压力和不良情绪,让学生始终保持足够的热情与动力。在与同伴共同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理也会在锻炼中得到磨砺,磨练出坚韧的意志。
(二)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落实到足球教育中,需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和拥有不同性格、特质、语言、肤色的队友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接纳和尊重队友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在不断地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逐渐锻炼,并顺利地融入团体中,从而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以后顺利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足球运动中,每一个球员都为比赛的胜利奉献自己的努力。学生们参与足球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他们逐渐明白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个人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团体的发挥,出于对团队名誉的考虑,愿意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主动地与队友合作。经过这种荣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将增强,可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归属感。
二、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路径
(一)优化教学设计,融入团队合作目标
在制定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内容时,将学生群体协作素质培养作为课程发展的主要任务系统的一部分,与足球技术学习目标紧密结合。如在制定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一个主题单元中群体协作素质培养的具体目标与实施方法等,在教授足球基本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一系列需要学生群体共同协作完成的实践与比赛活动,如两人接力赛跑等二人组的传控操比赛、小分组连击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体验群体协作的作用等。此外,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授课时序,保证集体荣誉感培养目标完成。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团队合作体验
在小学生较为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中,将游戏融入小学生足球课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性。例如开展“足球接力赛”,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组,由每名队员依次穿过障碍、传球以及进球的项目,最终根据各球队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来评判胜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鼓舞、相互合作的同时也设定对策,这样才能有机会取得较高的成绩。即用此方法,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意义。创建一种足球比赛联系性的状态,让小学生在模拟式的情境中学习、学习,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职责意识,进而完善团队协作思想。例如教师创建“全班足球联赛”的情境,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组别,按照正规足球比赛的方式进行比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分工,如前锋、中场以及后卫等,每个角色的使命都不一样,工作内容也不同。为了团队的成绩,同学们积极与其他队员沟通,并配合队员,结合现场情况,调整战术,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足球教学和练习活动,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目标的探讨、锻炼方案的制定以及问题的解决。例如学生在学习足球战术的时候,小组一起分析战术的特点、如何运用战术等,小组式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共同分享学习经验、相互帮助,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教师要加大对小组学习的指导、监管力度,并做好适时的指导评价,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参与合作
教师要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生理、身体能力以及性格上的特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身体比较健康并且拥有非常娴熟的身体运动技巧的学生应让他们承担起责任和义务,让他们担任队领导人来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方案,引领同级同学,成为大家的榜样;对于一些比较羞涩以及运动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则应该给他们以更强的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更加主动地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他们树立自我自尊心。比如说当我们组织集体操练时,我们应该采取各个层次学生搭配组合的办法,使能力强的同学带领能力一般以及不强的同学共同进步,实现一起成长。同时,我们提倡学生在小团队中发挥个人的作用和长处,为所在的小团队作出贡献,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小团队的重要,这样就会使学生以主动参与的态度投入到小团队合作当中去。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团队合作导向
建立合理科学的考评机制,将学生集体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考评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集体合作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考评的方式应多样化,如教师评分、自我考评、相互考评等,在考评标准中,不仅考虑足球技术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还应增加一些考核集体合作能力的标准,例如,在训练或比赛中队员交流配合情况,在完成团体工作中的完成情况,是否尊重帮助同伴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份考核团队合作行为评价表考核学生。从教学考核角度改善,鼓励学生增强团体合作,不断丰富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五)开展足球赛事活动,深化团队合作意识
要定时开展比赛活动,可以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比赛,以提供机会让学生们通过开展配合比赛活动认识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在完成任务后带来的成就感。同时配合比赛活动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实际配合中能够判断自己在配合方面的不足并且能够在实际比赛中立即做出改善。比赛前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制定出相适应的比赛策略,分工明确;比赛时要鼓励学生们互相扶持、鼓励,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改变策略;比赛后安排学生一次反思、总结活动,分析出配合方面的不足和优缺点,给出建议进行改善。通过足球比赛活动,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及对群体的认同感的建立。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意识到足球课程对于小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及行动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发现最佳教育对策,以便给予小学生整体素质一定的保障。在教育观念不断革新与发展的前提下,小学体育足球教育教学培育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途径、手段与方法也需要发展与完善,需要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姚道会.小学足球课程中技术技能训练的个性化指导[J].新体育,2025,(12):75-77.
[2]赖明渊.立足课标理念,强化足球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足球创新教学策略[J].家长,2025,(13):52-54.
[3]林苗.探究社会情感学习融入小学足球教学的积极影响[C]//中国班迪协会(CBF),澳门体能协会(MSCA),广东省体能协会(GSCA).2025年全国第十五届中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论文集(上).杨凌高新第四小学体育组;,2025:4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