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应用自控镇痛泵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影响
张晓芳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疼痛医学科 陕西西安 710100
胃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水平较高。晚期胃癌患者往往有剧烈癌痛和治疗相关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自控镇痛泵(PCA)是目前主要的疼痛管理方法,患者可自主调控给药,提高镇痛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依旧有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不良反应,且患者由于疾病进展、心理状态等差异,镇痛需求及耐受度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针对性护理强调患者为中心,以其疾病进展、心理状态等为根据,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应用自控镇痛泵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应用自控镇痛泵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回顾性资料中护理方式的差异分组。采取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针对性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为(61.2±5.8)岁,病程1-3年,平均(1.6±1.1)年;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1.4±5.7)岁,病程1-3年,平均(1.5±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 病历资料完整,包括明确胃癌晚期诊断记录; ② 回顾性资料显示使用自控镇痛泵且记录完整; ③ 住院期间护理和治疗记录可追溯。
排除标准: ① 病历资料部完全,关键信息丢失; ② 自用镇痛泵记录缺失或中途停药; ③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按病历记录,护理内容囊括每日巡视和记
录镇痛泵连接状态、剩余药量和穿刺部位情况,每日规范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协助侧卧位和清理呕吐物等;护理记录显示每隔 1 周为患者提供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按病历记录,患者接受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① 建立动态疼痛评估表,每 4 小时采取数字评分法(NRS)记录疼痛程度,患者主诉调整镇痛泵的参数记录; ② 若患者既往存在恶心呕吐史,病历内可见提前使用止吐药记录; ③ 护理记录内有按照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的针对性心理疏导,包括有经验患者的经验分享等; ④ 指导患者在镇痛间隙进行肢体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且避免镇痛泵脱落。
两组护理周期均至镇痛泵停用。
1.4 观察指标
1.4.1 镇痛效果。回顾性提取两组患者镇痛泵使用后 24h、48h、72h的数字疼痛评分(NRS),评分范围 0-10 分。0 分:无痛;1-3 分:轻微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疼痛。
1.4.2 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回归性资料,确定其在护理期间恶心、便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记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3 护理满意度。根据病历中患者或家属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计算总满意度,即(非常满意例数 + 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 。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 软件,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 (% )]表示,组间比较行 X2 检验。 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镇痛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如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的 NRS 评分及镇痛达标时间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病历资料显示,对照组发生恶心 5 例( 10.42% ),便秘 3 例( 6.25% ),呼吸抑制 2 例( 4.17% ),不良反应发生率 20.83% ;观察组发生便秘 1 例( 2.08% ),不良反应发生率 2.08%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如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 )]

3 讨论
晚期胃癌患者因肿瘤侵袭和治疗损伤,经常面临剧烈疼痛,导致生活质量降低,为提升患者有限生存期内的生活质量,提供自控镇痛泵,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可按照患者情况调整给药剂量,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在此期间,护理干预发挥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更低且镇痛达标时间更短( P<0.05 ),分析原因是,针对性护理以动态评估实现对患者的个体化镇痛调节,传统护理方法中的给药局限性得以突破。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5 ),分析原因是,提前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对既往存在恶性呕吐史患者预防性用药以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P<0.05 ),分析原因是,心理干预和功能指导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疼痛,改善患者配合度的同时,减少其因为焦虑等出现的负面情绪以及避免了操作不当的镇痛偏差。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晚期胃癌患者中可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达标时间,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为临床优化疼痛护理提供根据,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来仍需深入阐述验证。
参考文献:
[1]梅慧静.护理干预在行自动镇痛泵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J].中国城 乡企业卫生,2020,35(12):171-172.
[2]林晓蕾,黄凤,吴玉珍,等.自控镇痛泵针对性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6):142-144.
[3]梁磊.不同治疗方案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4):625-627.
[4]丛芳. 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胃癌晚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5,42(03):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