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实现

作者

林正军

联峰电缆有限公司 浙江省台州市 318000

引言

电力电缆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电缆产品的质量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还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保障。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力电缆产品质量评价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单一性能指标的测试和分析上,缺乏系统性的综合评价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代数学评价模型,提出一套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为电力电缆产品的设计、生产、检测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1、电力电缆的定义与分类

电力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绝缘导线系统,通常由一根或多根导电芯线、绝缘材料、保护层和外护套组成。与架空线路相比,电力电缆具有占用空间小、受环境影响小、安全性高、美观等优点,特别适合城市电网、工矿企业等场所的电能传输。按电压等级分类,电力电缆可分为低压电缆(1kV及以下)、中压电缆(3-35kV)、高压电缆(66-220kV)和超高压电缆(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不同直接影响电缆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绝缘要求。低压电缆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用于终端配电;而高压电缆则需要更复杂的绝缘和屏蔽系统,以应对高电场强度的挑战;按绝缘材料分类,常见的有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聚氯乙烯(PVC)绝缘电缆、乙丙橡胶(EPR)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等。XLPE电缆因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和耐热性,已成为中高压领域的主流产品;PVC电缆则因其成本优势和加工便利性,在低压领域广泛应用;油纸绝缘电缆虽然逐渐被取代,但在某些特殊场合仍有应用价值;按用途分类,电力电缆可分为通用电缆、阻燃电缆、耐火电缆、防水电缆、矿用电缆、船用电缆和核电站用电缆等。特殊用途电缆往往需要在常规电缆基础上增加特定的功能设计,如阻燃电缆添加阻燃剂以提高防火性能,耐火电缆采用特殊结构确保火灾时持续供电[1]。

2、影响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原材料质量是影响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导体材料的纯度、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屏蔽材料的导电性能以及护套材料的机械强度等,都会直接影响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研究表明,采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可以显著提高电缆的载流能力、绝缘性能和耐久性。生产工艺对电力电缆质量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在电缆制造过程中,导体的拉制和绞合工艺、绝缘层的挤出工艺、屏蔽层的绕包工艺以及护套的挤出工艺等都会影响电缆的最终质量。例如,绝缘层的厚度均匀性和界面结合强度直接关系到电缆的绝缘性能;屏蔽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则影响着电缆的电磁兼容性能;检测技术是保证电力电缆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电缆检测技术包括在线检测和离线检测两大类。在线检测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导体直径、绝缘厚度和偏心度等;离线检测则可以对成品电缆进行全面性能测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稳定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进货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成品检验和质量追溯等环节,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波动[2]。

3、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分析

3.1、电力电缆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电力电缆产品质量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考量。基于对电缆产品特性和应用需求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包含四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的多层次评价体系。机械性能指标是评价电缆产品质量的基础,包括抗张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等。这些指标反映了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承受机械应力的能力。电气性能指标是电缆的核心性能,包括导体电阻、绝缘电阻、耐电压性能等,直接关系到电缆的输电能力和安全性。材料性能指标主要考察电缆所用材料的质量,包括导体材料纯度、绝缘材料性能、护套材料性能等。这些指标对电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耐久性能指标则评估电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包括热老化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等[3]。

3.2、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既考虑了专家经验又兼顾了数据客观性。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计算主观权重,而熵权法则根据指标数据的离散程度确定客观权重。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然后分别计算主客观权重,并通过线性组合得到综合权重;最后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综合评价值。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本文设计了敏感性分析方案,考察权重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4]。

3.3、电力电缆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B/S架构,本文设计了电力电缆质量评价系统。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表示层负责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处理评价计算,数据访问层管理数据存储。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检测数据的录入和导入,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数据处理模块完成数据清洗、转换和标准化;评价分析模块执行权重计算和综合评价;结果展示模块提供可视化图表和报告生成功能。系统实现采用Java EE技术体系,使用Spring框架实现业务逻辑,Hibernate处理数据持久化,前端采用HTML5 和JavaScript技术,数据库设计遵循关系型数据库规范,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隶属度函数和模糊关系矩阵,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排序和评价,TOPSIS法则通过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评价的具体需求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例如,当评价指标较多且存在不确定性时,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当需要比较多个产品的相对优劣时,可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或TOPSIS法[5]。

结束语

电力电缆作为电能传输的关键设备,其技术和市场发展反映了电力工业的进步。本文系统介绍了电力电缆的分类、结构、材料、工艺、性能和应用,展示了这一领域的专业性和多样性。随着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电力电缆将继续向高压化、智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为全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超导材料应用、智能监测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等前沿方向,推动电缆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牟小坤.电力电缆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23.DOI:10.27157/d.cnki.ghzku.2023.003322.

[2]朱博唯. 易派客产品质量评价助推电缆行业升级[J].质量与认 证,2020,(04):86-87.

[3]赵春庆. 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07):64-65+68.

[4] 韩 继 炜 . 电 力 电 缆 质 量 检 测 仪 的 设 计 [J]. 中 国 照 明 电器,2019,(06):40-42.

[5] 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生产出来的电缆该如何处罚[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8,(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