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化工工程生产过程监控

作者

王聿文 刘维嘉 王钦

阳煤集团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山东建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一、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化工工程生产面临着更高的安全、效率与环保要求。传统生产监控手段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需求。物联网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感知、传输与处理能力,为化工工程生产过程监控带来了革新机遇。通过构建全面的感知网络,可实时精准获取生产数据,助力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现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

二、物联网技术在化工生产监控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2.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在化工生产监控中承担着关键角色。温度传感器能精准测量反应釜、管道等设备的温度,确保化学反应在适宜温度区间进行,避免因温度过高引发爆炸等危险。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变化,防止压力异常导致设备损坏。流量传感器则可精确把控物料流量,保障生产流程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此外,气体传感器能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守护生产环境安全。随着技术进步,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如具备高灵敏度与抗干扰能力的 MEMS 传感器,进一步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2 通信技术

在化工生产环境中,稳定可靠的通信技术是实现数据有效传输的保障。无线通信技术,如 LoRa、NB - IoT 等,因其具有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等特性,被广泛应用。LoRa 技术适用于远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可满足化工厂区内大面积设备的数据采集需求;NB - IoT 则在深度覆盖、海量连接方面表现出色,能实现众多传感器节点与网关之间的稳定通信。同时,有线通信技术如工业以太网,在对数据传输速率与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关键生产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种通信技术相互融合,构建起了无缝的数据传输网络,确保生产数据及时、准确地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需借助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才能挖掘出其中的价值。数据预处理环节,通过数据清洗、去噪、归一化等操作,提升数据质量,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总结生产数据的特征与规律,例如计算产品质量指标的均值、方差等,以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时间序列分析可对设备运行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故障。机器学习算法,如神经网络、决策树等,能对复杂生产数据进行分类与聚类,实现对生产异常情况的智能诊断与预警。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还可发现不同生产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生产优化提供依据。

三、基于物联网的化工生产监控系统构建

3.1 数据采集系统

在化工生产现场,依据不同的监测需求,合理部署各类传感器。在反应设备上安装温度、压力、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进程;在物料输送管道设置流量、成分传感器,确保物料供应稳定。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初步处理与缓存。为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根据生产工艺特点与设备运行状况,科学设定数据采集频率与精度。对于关键生产参数,如反应釜温度,采用高频采集,以便及时捕捉细微变化;对于相对稳定的参数,适当降低采集频率,减少数据存储与传输压力。

3.2 数据传输网络

构建由传感器节点、网关、核心网络组成的分层数据传输网络。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网关,网关作为数据汇聚与转发的枢纽,对来自不同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协议转换,再通过 4G、5G 或工业以太网等核心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或云平台。为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同时,建立数据传输冗余机制,当主传输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链路,确保数据传输不间断。

3.3 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以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展示化工生产过程的各项参数,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控大屏或终端设备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流程进展。预警系统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当生产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立即触发预警机制,通过声光报警、短信通知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例如,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预警阈值时,系统迅速发出警报,并联动通风设备与紧急切断阀,降低安全风险。此外,预警系统还具备故障溯源功能,能够根据异常数据追溯问题根源,为快速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四、物联网技术在化工生产监控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

4.1 应用优势

物联网技术显著提升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与环境指标,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预警,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在生产效率方面,基于准确的数据反馈,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调控,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得以保障,因为能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时调整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同时,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减少了人工巡检工作量,降低了人力成本,且通过能源监测与优化,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4.2 面临挑战

尽管物联网技术前景广阔,但在化工领域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化工生产数据涉及企业核心利益与生产安全,易成为黑客攻击目标,需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构建完善的安全体系。数据隐私保护也至关重要,大量生产数据包含企业敏感信息,要采取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确保数据隐私。此外,化工生产环境复杂,高温、高压、强腐蚀等恶劣条件对传感器及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需要研发适应复杂环境的高性能设备。不同厂家的设备与系统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阻碍了物联网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因此需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促进设备与系统的互联互通。

4.3 应对策略

针对网络安全问题,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多种安全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加强员工网络安全培训。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使用权限,采用匿名化、加密存储等技术保护数据隐私。为提高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加大研发投入,选用耐恶劣环境的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对设备进行防护设计。对于兼容性问题,行业协会与相关部门应牵头制定统一的物联网设备与系统标准,推动企业遵循标准进行产品研发与系统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五、结论

物联网技术在化工工程生产过程监控中的应用,为化工行业带来了显著变革。通过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精准监控,提升了生产安全性、效率与质量,降低了成本。尽管面临网络安全、数据隐私、设备可靠性与兼容性等挑战,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有望逐步克服。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与广泛,助力化工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宁,勾倩倩,万庆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全流程智能管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5,18(04):12-15.

[2]付育,朱建敏.基于物联网的化工行业智能消防监控系统设计[J].今日消防,2025,10(02):34-36.

[3]朱小杨.物联网技术在化工企业智能消防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3,(28):117-120.

[4]李学祥.物联网技术在化学化工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评《工业物联网技术及应用》[J].塑料工业,2022,50(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