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的路径研究

作者

那琪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引言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管理或者教材技术层面上,缺乏思政元素数字化融合路径的讨论。本研究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旨在对“课程思政”在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中的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进行系统探究,从而为促进体育教材建设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的意义

(一)赋能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作为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的核心就是在各种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家国情怀。一是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承载了团队合作、规则意识、顽强毅力等多种价值,并以数字化方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打破传统教材的束缚,使体育教育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既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又能通过体育活动来传达集体主义和友爱精神的正面社会价值观[1]。二是数字化教材给思政教育提供多样化途径与方法。如运用视频、动画、情景模拟等多媒体手段能形象地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公平意识。这一直观表现形式可以较好地指导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感悟思政教育内涵,进而强化他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与认可[2]。

(二)深化体育内涵

在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恰恰是加深体育内涵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一是体育不只是身体锻炼,还是文化传承与价值教育。通过将思政元素植入体育教学,可以引导教师了解体育活动包含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自我超越价值观,从而扩大学生视野,让学生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得到更深一步的反思。二是数字化教材的使用使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元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既能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又能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体育精神,对提高全球视野与人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三)契合学生特征

一是大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求知欲,数字化教材这一创新的学习工具可以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多样化的需要。借助数字媒介教师能够设计出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的体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思政元素,增强对于体育和生活的认知[3]。二是大学生生活中面临学习、人际关系、未来成长等诸多压力,对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越来越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更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等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提升心理韧性。如通过集体活动、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既获得生理上的锻炼,又产生情感交流、价值观碰撞等集体主义认同、社会责任认同,这与他们渴望归属感、认可感相吻合。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的具体路径

(一)构建“内容-技术-思政”三位一体的融合框架

建构“内容-技术-思政”三位一体融合框架是“课程思政”在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中有效整合的关键途径之一。该架构的核心是将体育课程学科内容,现代数字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三者之间相互支持和推动。第一,在“内容”方面大学体育课程应采用多元化教学内容而不限于传统技能训练与比赛规则,应融入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探讨,从而加强学生对于体育深层次的认识。基于此,教材内容要涉及国家体育政策、优秀运动员事迹、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等内容,这可以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及加深思考深度。第二,在“技术”层面上的整合,又是促使数字化教材得以落地和落实的主要动力。通过运用尖端的数字技术,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分析和在线互动平台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通过游戏化教学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竞争意识、规则意识等重要意义,同时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一技术应用既增加了学习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参与感与主动性,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下汲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实现思政元素的数字化表达与叙事化呈现

实现思政元素数字化表达和叙事化呈现是“课程思政”进入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既增强思政教育趣味性又增强参与感,也使同学们在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对有关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一,数字化表达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各种媒介形式展现出来,如视频、音频、图文、动画。这几种形式都能引起学生注意,提高信息传递效果。特别在体育教育方面,借助鲜活的事例以及真实运动员的故事,能够彰显体育精神和思政价值观之间的深刻联系,比如奋斗、团结、担当,让学生们在享受精彩绝伦的体育行动之余不知不觉受到思政教育。第二,叙事化呈现能给思政元素以更鲜活更具体的场景。通过讲述典型案例,能够把抽象的思想政理论联系到学生日常的接触及生活体验中去。比如通过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引导他们考虑面对困难的应对策略以及信念坚持等。这种将思政内容融入体育实践的叙事方式在增强教育趣味性的同时,也更能加深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认可。第三,借助网络平台和互动技术教师可设计线上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体验和情感的共享和交流。这一过程在启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基于此,经过同学们的互相学习探讨,思政元素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含义,促使同学们在实际锻炼中养成正确价值观。

(三)利用数字技术创设沉浸式思政体验场景

运用数字技术营造沉浸式思政体验场景是“课程思政”在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中有效整合的一种创新方法,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实践体验,并加深对体育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认识。第一,沉浸式体验技术,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构建多种情境场景,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运动锻炼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如通过 VR 技术让同学们模拟参与国际赛事、感受到选手为国争光、为国争利的担当和光荣、在激烈的赛事气氛中体会团体协作、竞争精神等。这一情景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体育活动,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第二,数字技术可以将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学习素材和角度。在体育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们有机会利用各种数字化平台来呈现体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各种国际赛事的动人故事等等,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元素和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历史和现实的互动不仅强化了学生们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而且也让他们在反思体育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作用和任务。第三,沉浸式体验场景以情感共鸣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思政教育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数字技术可以捕捉和再现运动员关键时刻的拼搏和顽强精神,借助于真实录音、录像、多媒体交互等手段,这样的情感传递可以唤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由此引发其对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关系上的思考。在这种互动式学习情景下,学生既是知识接受者又是经验的参与者和思考者,在真实的动作和交往中,既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又潜移默化地内化为相关价值观与责任意识。

结语

将“课程思政”纳入大学体育数字化教材是增强体育育人实效和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通过建构多维融合框架、创新数字化叙事、沉浸式体验等手段,可以切实做到体育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今后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技术应用和思政内涵深度融合机理,不断优化数字化教材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于一,于航.大学体育教育数字化管理的优化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46(S02):257-259.

[2] 王搏.民办高校数字化体育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24, 14(34):155-158.

[3] 刘炜,邓素.大学体育教材数字化建设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 24(5):75-81.

作者简介:那琪(1997-08),女,汉族,助教,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