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幼林抚育技术在森林培育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关新明

康平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沈阳 110500

引言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幼林抚育技术,可以优化幼林的生长环境,促进幼林健康茁壮地成长,为培育优质、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筑牢根基。所以,深入研究幼林抚育技术在森林培育中的运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幼林抚育技术的重要性

1.1 提高幼林成活率

幼林刚种植后,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欠佳,容易受到干旱、杂草竞争、病虫害侵袭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科学的幼林抚育技术,比如及时进行浇水灌溉、清除杂草等措施,能够为幼林营造适宜的生长条件,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显著提高幼林的成活率,稳固森林培育工作的基础。

1.2 促进幼林生长发育

幼林抚育技术可以改善幼林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光照条件等,为幼林提供充足的养分与生长空间,助力其生长发育。例如,合理施肥能够补充土壤中匮乏的养分,满足幼林生长对各类元素的需求;适度的修枝抚育能够调整树木的冠形,增强光合作用,使幼林能够更好地生长,提升木材产量与质量。

1.3 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在幼林抚育过程中,合理的抚育措施有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科学的间伐抚育能够调整林分密度,推动不同树种之间的合理竞争与共生,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增强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2 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2.1 土壤管理技术

土壤管理技术包含松土除草、施肥管理和水分管理。松土可增强土壤通气性与透水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及养分分解转化,为幼林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除草能减少杂草与幼林争夺水、肥、光,降低病虫害风险。幼林初期每年需多次松土除草,后期次数递减,松土深度需结合根系分布和土壤质地确定,避免伤根。施肥需依据幼林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针对性选择肥料种类与用量,如针叶树对氮、磷肥需求较高,阔叶树对钾肥需求更大,施肥时间选在生长旺盛期前,采用沟施、穴施等方式并及时覆土以提高利用率。水分管理中,干旱时要及时灌溉,可选用漫灌、滴灌、喷灌等方式,其中滴灌和喷灌节水高效;雨季需注意林地排水,以防积水导致幼林根系腐烂,通过合理管理维持水分平衡。

2.2 林木抚育技术

在林木抚育技术中,间苗定株、修枝整形、平茬复壮和幼林补植都是重要手段。采用播种或植苗造林时,若苗木密度过大,需进行间苗定株。在幼林生长初期,依据树种特性与培育目标,确定合理保留密度,去除生长不良、染病虫害及过密苗木,保留健壮、干形好的苗木,为其提供充足生长空间与养分。修枝整形可改善幼林干形与冠形,提升木材质量。在幼林生长时,及时去除下部枯枝、弱枝和竞争枝,集中养分供主干生长。修枝强度依树种、树龄和生长情况而定,幼龄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光合作用,且最好在树木休眠期进行。对于杨树、柳树等萌蘖能力强的树种,若幼林生长不良或受损,可在早春采用平茬复壮法,贴近地面截断地上部分,利用萌蘖能力促发新枝,选健壮枝条培育,恢复幼林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在幼林抚育中,若发现缺株,应及时补植。选用与原造林苗木同品种、同规格且健壮的苗木,补植时间尽量与原造林时间相近,以保障补植苗木与原有幼林同步生长,提高林分完整性与郁闭度。

2.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幼林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叶斑病等。病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首先,加强抚育管理,增强幼林自身的抗病能力,如合理施肥、保持林地通风透光等。对于已发生病害的幼林,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对于食叶害虫,如松毛虫、杨扇舟蛾等,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或使用生物农药;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设置黑光灯诱捕成虫。对于蛀干害虫,如天牛、小蠹虫等,防治难度较大,一般采用人工捕杀、药剂注射虫孔等方法。同时,加强林地卫生管理,及时清理虫害木,减少害虫滋生地。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利用害虫的天敌,如鸟类、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化学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使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在天敌昆虫活动期和鸟类繁殖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止对有益生物造成伤害。

3 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运用

3.1 根据森林类型选择技术

不同森林类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其对幼林抚育技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针叶林和阔叶林在生长习性、对养分的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叶林一般更适应酸性土壤,在土壤管理中要注重保持土壤酸性环境;而阔叶林对土壤肥力要求相对较高,施肥量和施肥频率可适当增加。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针叶林易发生松材线虫病等病害,需要加强监测和针对性防治;阔叶林则可能受到食叶害虫的危害较重,要重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2 结合环境条件调整技术

环境条件对幼林生长和抚育技术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干旱地区,水分管理是关键,要优先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并加强林地保水措施,如覆盖地膜、秸秆等。在山地森林培育中,由于地形复杂,土壤肥力分布不均,松土除草和施肥等操作要根据地形特点进行调整,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要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幼林的破坏,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3.3 运用现代技术优化抚育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技术在幼林抚育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幼林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为抚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无人机技术可用于快速巡查林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此外,智能化灌溉系统、自动化施肥设备等的应用,能够提高抚育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4 建立科学的抚育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幼林抚育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抚育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抚育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抚育任务、技术要求和时间安排。加强抚育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确保抚育操作规范。同时,建立抚育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幼林抚育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抚育措施,不断优化抚育管理。

结束语

幼林抚育技术在森林培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展望未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森林培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幼林抚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朝着更加环保、高效、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持续深入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幼林抚育技术,加强对抚育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抚育管理体系,对于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谭红岩.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助力森林经济效益的资源增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3):47,77

[2]陆英权.封山育林特点及提高效果的措施分析与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23(24):207

[3]韩琳.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23,13(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