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路径

作者

蓝惠芳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兰水中学

一、引言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辩证思维能力是一种能够全面、联系、 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助力学生深刻理解政治理论

高中政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领域知识,理论性强且抽象。学生具备辩证思维,能更好把握知识内在联系与本质。如在学习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时,辩证思维强的学生能理解这一原理在分析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明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避免孤立、片面地看待经济现象。

2.2 提升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现实社会现象复杂多样,具有多面性和动态性。拥有辩证思维能力,学生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面对“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一现象时,学生能辩证分析其积极影响,如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也能看到消极方面,如网络欺诈、隐私泄露等问题,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

2.3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和学习中,学生面临各种问题。辩证思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权衡利弊。在探讨“高中生是否应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学生能分析参与实践对个人成长、社会认知的积极作用,同时考虑可能面临的时间管理、安全等问题,从而做出合理决策。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路径

3.1 优化课程内容讲授,渗透辩证思维

3.1.1 深挖教材中的辩证元素

政治教材蕴含丰富辩证思维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在讲解“价值规律”时,引导学生认识价值规律中价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高于价值时,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又会下降;反之亦然。通过这种分析,让学生理解事物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

3.1.2 联系实际拓展辩证思维

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结合,拓展学生辩证思维。在学习“国际关系”时,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分析两国在经济领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竞争促使双方提升产业竞争力,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让学生明白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3.2 革新教学方法,训练辩证思维

3.2.1 问题导向教学法

设置具有启发性和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辩论。在学习“民主与专政”时,提问“民主是否意味着绝对自由”,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思考和辩论中,认识到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民主是对统治阶级的民主,专政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不存在绝对的民主和自由。

3.2.2 案例教学法

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在讲解“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时,以苹果公司为例,分析其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探讨其面临的市场竞争、技术更新等挑战。让学生明白企业经营既有成功因素,也面临各种问题,需要全面、发展地看待。

3.2.3 小组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时,让小组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传承困境”。小组内成员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传承的价值,以及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下面临的传承困难等,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开展实践活动,强化辩证思维

3.3.1 社会调研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在实践中运用辩证思维。在“城市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调研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信息。分析时发现,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如部分居民环保意识提高,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学生在调研过程中,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3.2 模拟政治活动

开展模拟政治活动,如“模拟联合国大会”,学生扮演不同国家代表,就全球性问题进行讨论协商。在活动中,学生站在不同国家立场,分析问题的多面性。如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时,既要考虑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又要兼顾发达国家的责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国际视野。

3.4 完善评价体系,引导辩证思维培养

3.4.1 多元化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更注重辩证思维能力考查。在考试中设置开放性试题,如“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度。同时,对学生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中的辩证思维运用进行评价,如在小组讨论中能否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分析问题。

3.4.2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注重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讨论、发言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指导。终结性评价中,除考试成绩外,将学生的调研成果、实践活动报告等纳入评价范围,全面评价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案例分析

在某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时,采用了问题导向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传统手机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让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有的小组指出,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传统手机行业是一场巨大变革,从积极方面看,它推动了传统手机行业的技术升级,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如传统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具备智能功能的手机,以适应市场需求;从消极方面看,智能手机的崛起使部分传统手机企业市场份额下降,面临生存危机,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甚至倒闭。

接着,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在学生发言后,进行总结和引导,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发展观中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理解。通过这一案例教学,学生深刻体会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有积极的推动力量,也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后续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运用课堂所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如便捷的支付方式、丰富的理财渠道等,同时也关注到其存在的风险,如网络安全问题、监管不完善等。在撰写调研报告时,学生们能够全面、客观地提出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优化课程内容讲授、革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 培养,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的有效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 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知识学习时,具备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不 成绩,更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将辩证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始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明贤.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策略[J].考试周刊, 2012(45):2.

[2] 潘 梅 红 . 支 架 式 教 学 在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课 中 的 运 用 研 究 [D]. 山 东 师 范 大 学[2025-01-07].DOI:CNKI:CDMD:2.2010.22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