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对比

作者

李刚

淮南朝阳医院影像科 安徽淮南 232007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其结构复杂,主要由股骨、胫骨以及腓骨组成,关节内还有半月板与关节软骨重要组织。膝半月板位于大腿骨及小腿骨间,起到减少摩擦、缓冲冲击力等作用。关节软骨是覆盖在关节面上的光滑组织,能够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保护骨骼免受磨损及损伤。膝半月板损伤是指半月板因外力、运动过度发生的损伤,患者常伴随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软骨损伤指关节软骨因外伤、关节炎或其他病理因素造成的损伤。早期诊断对于膝半月板与关节软骨损伤至关重要,不及时发现并处理,轻微的损伤可能演变为更为严峻的疾病 。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CT 与 MRI 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CT 利用X 射线进行多角度成像的技术,能够提供身体内部结构的详细断层图像,对于骨骼结构的评估,CT检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MRI 利用强大磁场及无线电波对身体的软组织进行成像,能够详细评估关节、肌肉、韧带及软骨的状况,以保证患者健康。本文选取 2022 年 5 月~2025 年 2 月我院接诊 80 例患者,予以 CT 及 MRI诊断,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5 月~2025 年2 月我院接诊80 例患者,均进行CT 及MRI 诊断,其中男性31 例,女性49 例,年龄标准 17 岁-91 岁,平均(53.45±1.86)年。

1.2 方法

CT 诊断:诊断前详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定扫描范围,涵盖膝关节整个区域,重点关注膝半月板与关节软骨的位置。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静息状态下的CT 扫描,获取初步的图像数据。指导让患者弯曲或伸展膝盖,进行动态扫描,观察不同姿势下的结构变化。完成扫描后,获取横断面影像,利用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对图像进行增强及过滤,提高病灶部位的对比度,方便临床更清晰地观察到半月板与关节软骨的损伤情况。根据需求进行冠状面、矢状面以及轴面重建,更全面地评估损伤程度。

MRI 诊断:选择高磁场强度(1.5T 或3.0T)MRI 机器,其中3.0TMRI 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确保MRI机器安装最新的成像软件,提供膝关节的特定成像序列(T1 加权、T2 加权成像)。根据患者情况,设定成像协议,T1 加权成像:评估解剖结构。T2 加权成像:更好地显示水肿,适合评估软骨以及半月板损伤。STIR 序列:抑制脂肪信号,增强液体信号。检验前,评估患者的病史与临床症状,了解受伤机制、疼痛部位、活动范围等。工作人员确保患者去除任何金属物品(首饰、义齿),指导患者穿着无金属的医疗服,以避免干扰成像。协助患者躺在 MRI 扫描台上,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20-30 度),更好地展示膝关节内部结构。使用定位工具,精确定位膝关节的中心,使用超声引导帮助定位,尽量使膝关节在扫描过程中保持稳定。以预设的成像协议为基础,调整回波时间、重复时间及矩阵等参数,确保成像效果。扫描时首先进行横截面扫描,以清晰显示膝关节的各个结构,完成后进行矢状面、冠状面成像,提高对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评估。详细观察半月板的形态、信号改变、位置及完整性,临床上常见的半月板损伤(裂伤、变性以及囊肿)等,通过T2 加权序列查看半月板的水肿及损伤程度。评估软骨的厚度、表面平滑度及下层骨的信号改变,通过 T1、T2 及 STIR 序列观察软骨下水肿,有助于判断软骨损伤程度及潜在的骨髓水肿等。

1.3 评价指标

由影像学医师详细评估半月板的完整性,评估是否存在撕裂、变性或囊肿等病变,分析损伤的类型(横行撕裂、纵行撕裂)。评估软骨的厚度以及表面情况,观察有无软骨下骨髓水肿、骨囊肿或软骨缺损等。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SPSS25.0 分析,计数(%)表示,X2检验,统计资料( 表示,检验水准a=0.05,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软骨损伤检出情况分析

MRI 检出率比较CT 检出率更高, P<0.05 ,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关节软骨损伤检出情况分析[n(%)]

2.2 膝半月板损伤检出情况分析

MRI 检出率比较CT 检出率更高, P<0.05 ,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膝半月板损伤检出情况分析[n(%)]

3 讨论

半月板与关节软骨在膝关节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人体受到外力冲击时,极易受到损伤,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出现严重损伤。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CT 与MRI 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MRI 能够清晰地显示膝半月板的形态及其损伤类型,如撕裂、变性等,尤其是在评估半月板的完整性与功能时,MRI 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于 CT[2] 。加之,MRI 在成像过程中不涉及辐射,非常适合需要重复检查的患者或年轻患者。而CT 诊断可以很好地排除骨损伤,尽管CT 对半月板的显示能力不如MRI,但在综合评估时仍然有其重要价值。MRI 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率比较CT 检出率更高, P<0.05 ,MRI 膝半月板损伤检出率比较CT 检出率更高,P<0.05 。CT 能够准确评估软骨下骨的病变,骨囊肿、骨赘等,在软骨损伤的全面评估中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MRI 能够揭示关节软骨的微观结构变化,软骨下水肿、软骨缺损等,使得MRI 成为观察关节软骨病变及早期损伤的最佳影像学工具,MRI 可以在多个平面上进行成像,方便医生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关节软骨的状态 。

综上所述,在膝半月板与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中,MRI 通常作为首选,CT 在特定情况下,评估复杂骨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力,梁小平,代红,等. 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 与MRI 诊断效果及准确率评价 [J]. 中国标准化, 2023, (16): 222-225.

[2]刘冠男,陈慧鸽. MRI 及 CT 在膝半月板损伤与关节软骨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校医,2023, 37 (07): 543-545.

[3]张路,马俊,颜丙峰. MRI 检查在膝半月板或者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 31 (12): 2285-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