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技术状态管理与监督

作者

何淼 梁冰 张冰波 杨增华

空装驻保定地区军事代表室 河北保定 072000

技术状态管理是覆盖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以下统称产品)的重要活动,是一项贯穿于武器装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性工作。技术状态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确定武器装备的技术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以保证研制、生产、交付、使用、维修的武器装备符合规定要求。产品的技术状态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文件来描述确定的,通常包括装备的各类规范、图纸、设计文件等。对武器装备技术状态进行管理,就是要正确、完整地形成能全面反映出装备现有技术状态、功能特性、物理特性的文件,并确保装备寿命周期内,参与装备研制、生产、订购、使用、维修等有关人员可正确、准确的使用文件。技术状态管理监督,是依据合同监管任务、装备采购合同、合同监管协议、以及其他有关法规、标准、文件要求,对武器装备技术状态进行监督,确保交付顾客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不是单纯的结果管理,同时要求过程的受控。

一、技术状态管理定义

GJB9001、GJB3206、GJB11057、GJB1405 中均包含技术状态管理的定义,其中 GJB1405A、GJB9001C 中技术状态管理主要指包含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技术状态审核的活动。GJB3206A 对技术状态管理的定义突出了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而更新到 GJB3206B 时,技术状态管理定义则发展为产品全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持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1]。突出了全寿命周期的要求。GJB9001C 明确技术状态管理应确定技术状态基线及其技术状态项,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GJB11057 补充了技术状态管理策划与监督内容,并将技术状态审核增加为技术状态验证与审核[1]-[5]。

二、技术状态管理的内容

1.技术状态管理策划与监督

技术状态管理策划与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技术状态管理的策划、技术状态管理过程的监督、配套单位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4]。技术状态管理策划是技术状态管理过程的基础。统一的标准、要求、格式、流程、相关的标准、程序文件的规定以及前期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等均需在策划过程中考虑,在整个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有效的策划能够协调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技术状态管理策划的输出是技术状态管理计划。GJB3206B 附录 B 中给出了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输入以及框架。

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是指装备管理主体(或经授权)通过各种要素,运用各种手段,对装备(含与装备配套的产品、备件)各个组织、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各个产品的技术状态实行检查、审核、监视、验证、分析、督促和预防控制以及直接干预,从而实现管理目标和获得管理效益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这里所说的监督,包括了连续的监视与验证、实施与纠偏等一系列的活动。对装备承制单位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a)监督装备承制单位建立健全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含对配套单位的技术状态管理),建立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让步的程序和方法;

b)监督装备承制单位按要求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c)监督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验证与审核等技术状态管理活动[6]。

配套单位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主要是指装备承制单位作为合同甲方,对签订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提出技术状态管理要求,要求其落实相关技术状态管理规定,必要时可参与配套单位的技术状态管理监督。

2.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标识是确定和标识技术状态项和技术状态文件,发放和保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的活动[4]。技术状态标识是后续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验证与审核的基础。

技术状态标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产品结构建立与维持;

2)技术状态项确立;

3)技术状态文件策划、编制与发放;

4)产品和文件标识;

5)技术状态基线建立[7]。

技术状态标识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一活动从项目分解结构开始,到给定技术状态项及其相应的技术状态文件标识号(或编码)结束。项目分解结构确立了技术状态项的组成、形状、结构等,为技术状态文件的形成确定了基础,技术状态文件的形成是标识活动的核心和结果,给定技术状态项和技术状态文件标识号,保证了项目与文件之间的协调、统一,使技术状态标识具备唯一性。

技术状态项是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整个项目的组成部分,可以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务等,技术状态管理是依靠所识别出的各技术状态项的管理来实现的,因此,准确的识别技术状态项是技术状态管理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

3.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控制主要包括了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和偏离许可以及让步[4]。技术状态控制涉及工业部门与装备主管机关和用装部队等,具有涉及部门多、程序要求严格、更改周期长、落实贯改责任大的特点。承制单位进行技术状态更改可以发生在性能鉴定、状态进行、列装定型、在役考核任一阶段,技术状态更改根据产品所处状态及更改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0、I、II、III 四个等级[8]。不同等级技术状态更改审核层次不同,具体见 GJB3206B 附录 F。技术状态更改要进行充分论证,试验验证,经合同甲方认可后,走审批流程,最后对产品开展贯改工作。产品相关方均可提出技术状态更改需求,由装备承制单位收集、评估,对确需进行更改的技术状态,由承制单位提出申请,经形式审查通过后,开展专业评估,承制单位完成评估评审意见协调归零后,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待审批完成后,编制通知,实施实物贯改。

偏离许可是指产品或服务生产或实现前,对偏离原要求事项的许可。偏离许可发生于事件之前,许可后方可进行。让步是对已发生的不合格进行接收。即不合格发生后,通过一定程序,评估不合格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其是否可继续使用作出判断,给出是否接收的结论。让步是发生在事件之后,不合格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判断其影响,确定是否可用的结果。

4.技术状态记实

技术状态记实是向技术状态管理系统提供输入,最终保证订货方得到满意的产品。技术状态记实从产品第一份技术文件开始产生,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维修、保障等周期。主要包括相关技术状态信息的记录、分析评价、报告、归档和保护。装备承制单位应在技术状态相关信息产生时开始记录,保持或保留成文信息。成文信息包含但不限于各类报告、设计文件、评审资料、试验数据、生产过程记录、工艺文件以及检验记录、技术状态更改记录、修理记录、材料代用记录、不合格品审理记录等[9]。

5.技术状态验证与审核

技术状态验证与审核的主要内容为技术状态验证、技术状态一致性检查以及技术状态审核。技术状态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证明技术状态文件规定的要求已得到满足或经批准的技术状态更改得到正确实施且满足设计要求的认定[4]。技术状态审核工作由技术状态基线的控制方组织,开展技术状态审核并给出审核结论。审核前,装备承制单位应确定已对计划变更的技术状态项进行了论证、验证,更改后的设计或产品符合合同甲方要求。产品交付前,装备承制单位应按采购单位、合同监管机构规定,对产品进行技术状态一致性检查并形成报告。

三、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

装备研制、生产、维修等过程是一个多部门、多学科、多系统之间的反复协调的工作过程。涉及大量技术数据、技术资料。为确保承制方交付产品符合订货方需求,应对技术状态管理进行监督。GJB 5709A-2023 标准对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提出了要求。军事代表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日常监督、审查、文件备案等方式对技术状态管理实施监督。监督装备承制单位按相关类型开展技术状态更改,按要求实施偏离许可、让步程序,对技术状态记实记录,进行技术状态一致性检查等。监督装备承制单位建立健全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落实 GJB 5709A-2023 及相关法规标准要求,以确保监督的有效性。使标准既具有先进性、完整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又符合国家和军队有关法规、条例和军事代表工作实际。

参考文献:

[1]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S].北京:国家军用标准出版发行部,2006.

[2]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S].北京:国家军用标准出版发行部,201

[3]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北京:国家军用标准出版发行部,2017.

[4]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3206B-2022 技术状态管理[S].北京:国家军用标准出版发行部,2022.

[5]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11057A-2023 装备采购合同监管术语[S].北京:国家军用标准出版发行部,2023.

[6]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5709A-2023 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S].北京:国家军用标准出版发行部,2023.

[7]淳刚,谢海东,石利俊.技术状态管理综述[J].电子质量,2022.11.

[8]朱尚炯,倪健.装备技术状态管理方法研究[J].上海质量,2023.08.

[9]刘欢欢,韩 叶,牛永琛.基于 GJB 3206B 的武器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