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作者

李旭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6101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及肥胖人群增加,GDM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GDM 可增加母婴多种并发症风险,如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儿巨大儿等,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及远期生活质量。

孕期体重管理对 GDM 患者至关重要。合理的体重增长有助于维持孕妇血糖稳定,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可优化胎儿生长环境,改善新生儿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 GDM 患者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妇产科建档并分娩的 120 例 GDM 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IADPSG)制定的 GDM 诊断标准,即妊娠 24-28 周行 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 ⩾5.lmmol/L 、服糖后 1 小时血糖 gtrsim10.0mmol/L 、服糖后 2 小时血糖 ⩾ 8.5mmol/L,满足其中一项即可诊断;单胎妊娠;年龄 18-40 岁;孕期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孕前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其他严重妊娠期并发症;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将 120 例患者根据孕期体重管理情况分为观察组(体重管理良好)和对照组(体重管理不佳),每组 60 例。观察组年龄 22-38 岁,平均( 28.5±3.2 )岁;孕周 37-41 周,平均( 39.2±1.5 )周;孕前体质指数(BMI) 8.5-25.0kg/m2 ,平均( 22.3±1.8 ) kg/m2 。对照组年龄 20-39 岁,平均(27.8±3.5 )岁;孕周 37-41 周,平均( 39.0±1.8⟩ )周;孕前 BMI 18.0-25.5kg/m2 ,平均( 22.6±2.0 ) kg/Ω m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包括定期产检、血糖监测、饮食指导(遵循一般孕期饮食原则,未针对体重管理制定个性化方案)、适当运动建议(未详细规划运动方式、时间及强度)。

观察组在常规孕期保健基础上,实施个体化体重管理方案:

1.2.1 制定体重管理目标:根据患者孕前 BMI,依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推荐的妊娠期体重增长范围,制定个体化体重增长目标。孕前 BMI<18.5kg/m2 ,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为 12.5-18.0kg ;BMI 18.5-24.9kg/m2 ,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为 11.5–16.0kg ;BMI 25.0-29.9kg/m2 ,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为 7.0-11.5kg; BMgtrsim30kg/m2 ,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为 5.0-9.0kg

1.2.2 饮食管理:由营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 ,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薯类等;蛋白质占总热量 15%-20% ,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奶制品)为主;脂肪占总热量 25%-30% ,减少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摄入。采用分餐制,少食多餐,避免餐后血糖波动过大。定期评估饮食执行情况并根据体重增长及血糖控制情况调整。

1.2.3 运动管理: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运动计划,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身体条件允许时)等。建议每天运动 30 分钟以上,可分多次进行,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微出汗、稍感疲劳但休息后可缓解为宜。运动过程中密切监测血糖及身体反应,避免低血糖及运动损伤。

1.2.4 体重监测与调整:每次产检时测量体重,绘制体重增长曲线。若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及时分析原因,调整饮食及运动方案。如体重增长过快,适当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体重增长过慢,在保证营养均衡前提下,适当增加食物摄入量。

1.3 分组标准

体重管理良好判定标准:孕期体重增长在 IOM 推荐范围内,且孕期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 <5 .3mmol/L,餐后 1 小时血糖 <7.8mmol/L ,餐后 2 小时血糖 <6.7mmol/L). 。体重管理不佳判定标准:孕期体重增长超出或低于 IOM 推荐范围,和 / 或孕期血糖控制不达标(空腹血糖 ⩾5.3mmol/L ,或餐后 1 小时血糖 ⩾7 .8mmol/L,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gtrsim6.7mmol/L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Φ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ΔP<0.0 5)。见表 1。

表 1: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2 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2

表 2: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比较 (n,%)

3 讨论

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实施个体化孕期体重管理方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理的体重管理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同时,控制孕期体重可避免胎儿过度生长,减少羊水过多发生。体重管理良好有助于维持子宫张力及胎膜完整性,降低胎膜早破风险。

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孕期体重管理可使胎儿体重适中,降低头盆不称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而对照组体重管理不佳,胎儿过大或孕妇肥胖,增加了剖宫产指征。

新生儿结局方面,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GDM 孕妇高血糖环境可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形成巨大儿,且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有效的体重管理可稳定孕妇血糖,减少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发生,降低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风险。同时,避免胎儿窘迫及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孕期体重管理对 GDM 患者母婴结局具有积极影响。临床应重视 GDM 患者孕期体重管理,通过制定个体化方案,加强饮食、运动指导及体重监测,提高体重管理效果,改善母婴预后。

参考文献

[1]刘云娣.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2): 3788-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