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探索

作者

迟珊

赤峰二中国际实验中学 024000

一、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改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部分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这种模式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难以充分激发,课堂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改进旨在打破这些局限,构建更加高效、互动、富有启发性的课堂环境。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师直接讲解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图像等知识,学生可能只是机械记忆,难以真正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如果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如汽车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尝试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这种关系,进而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不仅能深刻理解一次函数的内涵,还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改进对提升教学效果的意义。

课堂教学改进也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必然举措。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这些核心素养。只有通过持续的课堂教学改进,才能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切实落实到每一堂数学课中。

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当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与学习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方面,部分教师教育理念相对滞后。虽然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年,但仍有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几何证明题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让学生记忆各种证明定理和题型的解法套路,而不引导学生去理解证明的逻辑过程和数学思维方法,不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较为保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熟练或缺乏尝试的勇气。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方面,也存在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的情况,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学软件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一些教师无法借助 3D 建模软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间图形的结构与性质,影响了教学效果。

此外,部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缺乏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教学问题的时间与精力,对数学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关注较少,难以将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且,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不够深入,很多学校虽然有教研活动,但部分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教师之间未能充分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

(一)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理念培训与学习活动,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内涵。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专家讲座,邀请数学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为教师解读最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教学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后,教师在 “勾股定理” 的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直接给出定理并证明的方式。教师先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测量一个直角三角形形状的土地的边长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计算不同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的平方,尝试归纳出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构建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逐步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

(二)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提升教学技能

教师应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合。例如,在 “多边形内角和” 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那么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又该如何计算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通过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方法来推导内角和公式。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分割方法。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深化教学反思与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每堂数学课结束后,要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反应如何等问题。例如,在一次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 的教学后,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仍然存在困难。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教师意识到在讲解例题时,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只是注重解题步骤的演示。于是,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在讲解行程问题时,先让学生画出线段图,直观地表示出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方程。通过这样的反思与改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班级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导致两极分化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断收集数据,分析分层教学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结语

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是一个系统且持续的过程。通过加强教育理念学习、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实践以及深化教学反思与研究等多方面的努力,数学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丽.乡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下),2019,(09):8.

[2]兰林喜.新常态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广西教育,2020,(17):51-53.

[3]朱光睿.数字化赋能:山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J].中学数学,2025,(1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