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据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策略研究

作者

廖述梅

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 江西南昌 330063

高校图书馆充当着知识传达和学术支撑的关键场所,它的服务质量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学习以及科研的效率。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存在服务雷同,资源分配不均匀等状况,很难符合当下高校教职员工日新月异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诉求。近些年,随着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分析办法的出现,数据推动已然变成促使图书馆服务转变更新的主要能量源泉,高校图书馆借助构筑大数据平台,深入探究馆藏书籍利用的数据,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进服务的精准度和实用性。

一、数据驱动精准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一)数据驱动服务理念

数据驱动的服务理念侧重于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去引领服务的设计与决定,实现服务的科学化与精准化经营。通过系统地采集用户的各种行为,偏好,需求等多维度的数据,剖析出用户的形象以及他们的使用模式,进而服务的给予者能精确把握到用户的真正需求,从而对资源展开调整并且改良服务流程。此理念促使图书馆由依靠经验转变为依靠数据,促使服务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朝向智能化迈进。这既提升了服务的效率,又增强了用户体验感,做到了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及时匹配,成为现代图书馆达成精准服务转向的重要支撑。

(二)精准服务的内涵

精准服务是说从搞清楚用户的深需求的角度开始,用个人,定制的方式来供应高效又贴心的服务感觉,它重视精准掌握用户的各类行为特征,喜好,借助数据分析手段来构建起用户形象,然后针对资源和服务进行推送。精准服务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这么简单,它看重用户潜藏的需求,也看重动态变化的情况,从而改善服务的主动性和响应速度。精准服务与传统服务在技术应用、服务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二、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数据采集体系初步建立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致已经形成起一些数据收集体制,包含电子资料走访日志,图书借用记录以及馆内装备运用数值等多个渠道。这些材料为后续精确服务给予了基本支撑,使图书馆能更为周全地把握使用者的行为及资源利用情况,不过,这些信息大多局限于单个系统或者板块,存在数据孤立化,评判规范不统一等状况,从而妨碍了数据的整合与深入剖析[1]。并且有些高等院校在信息搜集方面的范畴和程度上还是欠缺拓宽,未能达成全程跟踪全部生命周期的用户信息搜集要求,尽管构建起了初步框架的数据收集体系,仍要加强对所收数据质量的管理和多个来源的信息融合工作,方能支撑准确化服务持续展开。

(二)个性化服务探索尚处起步阶段

高校图书馆在个性化服务上的摸索只是刚开始,有些图书馆试着用推荐系统、定制阅读清单或者个性化的消息推送等方法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不过整个服务方式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大规模的智能化的服务体系,个性化服务所涵盖的范围也显得很有限,缺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用户群体的细致

区分和精确的匹配,而且受数据分析能力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很多图书馆无法做到及时地调整服务的内容,造成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度存在缺憾。

三、数据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策略

(一)构建统一数据平台,实现数据集成与共享

创建统一数据平台成为高校图书馆数据集成与共享的关键根基,借阅系统,电子资源平台,用户管理,教学科研等各类数据被整合起来,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做到数据的集中存放和管理。统一平台不仅可汇聚多源异构的数据并加以清洗,而且给后续数据分析和挖掘赋予完整,精确的基础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数据的流通,提升信息资源协同利用的效率,为达成精准服务形成坚实支撑,促使图书馆朝着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数据分析能力,提升智能决策水平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精准服务的关键保障,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剖析用户行为、资源使用以及服务成效,创建精确的用户画像和需求模型,培育专业数据分析队伍,改善数据处理和解读水平,促使数据指导的科学决策。凭借可视化手段帮助管理层直观掌握服务情况,改良资源调配和服务程序。智能决策不但优化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而且做到随时调节、不断改进,带动图书馆服务朝着个性化、智能化方向稳步前行。

(三)开展个性化资源推荐与智能推送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把用户行为数据和兴趣偏好结合起来做个性化资源推荐。再结合智能推送服务,借助形成用户画像,系统能自动给用户推送相关书籍、电子资源、学科资讯之类的,这样就可以做到精准触达[2]。智能推送不仅包含新书推荐,还有学术动态、学习活动这些不同方面的内容,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和用户参与度,增强用户体验感受。而且依托实时的数据反馈,可以对推送内容实施动态改变,保证服务持续贴合用户的变动。

结论: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服务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借助有效的数据采集工作,深入的数据分析以及智慧的服务方案设计,使得图书馆能够针对每一个个体用户提供更加精确且高效的个人化、多种化的信息服务需求,向着智慧化及细节化服务迈进。未来伴随技术和数据的持续进步和丰富,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自身的数据建设工作,优化数据治理机制,并对服务的概念和方法加以更新发展,创建围绕使用者为中心的整体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晓莉.数据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策略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11):155-157

[2]弓建华,李书宁,吕岩彦.用户需求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20(2):

作者简介 廖述梅(1977、12—)女,汉族,江西奉新人,本科,职工,职称: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