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探究
陈学贵
汉滨区张滩九年制学校 725007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管理班级、引导学生成长的重任。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当数学教师兼任班主任时,如何将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将两者融合,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还能优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一)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得到充实,更需要在品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正确引导而班主任工作涵盖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关注等多个方面。将数学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融合有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品德修养上齐头并进,实现全面发展。
(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可能存在一定难度。而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数学教学中,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些了解,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通过这种融合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三)优化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管理工作繁琐复杂,需要班主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思维方式可以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可以用于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如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数学中的量化思维可以应用到班级评价体系中,通过制定具体的量化指标,如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纪律遵守等方面的量化评分,更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教学管理融通
1、以数学教学思维优化班级管理
数学教学中注重逻辑推理和条理分析,班主任可以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在制定班规时,像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一样,从整体框架到具体条款,逐步细化,确保班规既全面又具有逻辑性,让学生易于理解和遵守。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运用数学中的统筹方法,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提高班级事务处理的效率。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先确定活动目标(如同数学问题中的求解目标),然后分析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和资源(如活动场地、时间、参与人员等),再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就像解决数学问题时制定解题步骤一样。
2、将班级管理元素融入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融入班级管理元素。在讲解统计知识时,可以以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考勤情况等作为数据来源,让学生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班级同学某次数学考试成绩的统计,制作成绩分布统计图,分析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找出成绩集中的分数段和成绩波动较大的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班级整体成绩以及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思维方法互鉴
1、借助数学思维提升班务实效
数学中的目标分解思维可以帮助班主任将复杂的班级管理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将一学期的班级管理目标分解为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小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表,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集合思维可用于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集合,针对每个集合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对于喜欢数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数学拓展课程等活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学习帮扶小组,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
2、用班级管理培养数学思维
在班级管理中,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班级组织的小组合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协作完成任务,这其中涉及到资源分配、时间管理等问题,与数学中的优化思想相关。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任务,使整个小组的工作效率最高,就像在数学中求解最优解一样。在班级选举班干部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概率和统计的知识,分析每个候选人的优势和支持率,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育资源整合
1、共享教师资源
学校应鼓励数学教师(兼任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定期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心得共享资源。
2、整合课程资源
突破学科壁垒,将数学知识与班队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在活动中设置各种与数学相关的项目,如数学故事演讲、数学趣味游戏、数学模型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在组织班级春游活动时,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活动费用、设计最佳的出行路线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案例分析
在教授“年、月、日”这一单元时,教师结合班级即将开展的校园文化节活动进行教学。教师首先提问:“校园文化节将在 10 月的第三个周二举行,距离今天还有多少天呢?我们如何合理安排准备工作的时间?”学生们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年、月、日的关系,如一年有 12 个月,大月有 31 天,小月有 30 天,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等知识,并通过计算来确定距离活动的天数。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校园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如文艺表演、手工展示、体育比赛等)制定详细的准备计划,将准备工作分配到每周、每天,运用所学的时间知识合理安排进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年、月、日”的数学知识,又学会运用时间管理的方法来组织班级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论:小学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教学管理融通、思维方法互鉴、教育资源整合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和班级管理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融合方法,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下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最佳模式,不断完善融合策略,以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文.小学班主任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C]//河北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首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论文集.东阿县姚寨镇中心小学;,2025:380-381.DOI:10.26914/c.cnkihy.2025.015415.
[2]郑苏.基于班主任视角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个性差异问题[C]//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第十一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2025:756-759.DOI:10.26914/c.cnkihy.2025.016351.
[3]林红. 小学数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的渗透路径探究[J].成才,2024,(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