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论师生间的良师益友关系

作者

王玉环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山东泰安 271400

现在很多老师抱怨与学生的关系很难处理,说学生不听话,上课作小动作、说话,课下也不认真完成作业;我本人在去年的教学中也遇到过一些学生,上课睡觉,不愿参与老师的引导过程。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其实学生有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可能缺乏与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我认为教学更需交心,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由此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教学的好坏不单单看教师教学的水平,还应多注意学生学习的态度,学生的喜怒哀乐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听课效率,所以我认为在每堂课既要课前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心情,帮助学生调整、平衡好心理状态,能以较好的状态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还要课堂上当好学生的良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1 课下老师与学生是知心朋友

1.1 作为老师应放下严师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

沟通从“心灵”开始,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沟通,要扫除学生的“畏师”心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观念,改变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保守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起来,积极起来,勇敢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更平易近人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打

成一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吐露真言”和“表现自我”,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特点,性格特点,从而因材施教。

1.2 平时要多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主动的找学生

交流谈心记得有一次一名同学上课老精神不振,常常止不住想睡觉,而且回家完成的作业质量也不好。后来我找了他谈话才知道是应该他自己做作业的速度本身就慢再加上回家后还有父母布置的家庭作业,所以每天都做的很晚,导致第二天比较疲倦,从而也影响了上课的听课效率。经过与他和家长的交流后,慢慢的就改变了这种学习习惯,能较轻松的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当然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爱护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要正确认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并

要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既能增强教学效果,又能避免师生隔阂和冲突,从而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只有让学生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的良师,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2.1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学习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在教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节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这一知识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

不妨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灯光对在座的每一个学生的影响。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2.2 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我国人口没有这样多,我国早就可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是吗?为什么?通过激烈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

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2. 3 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学生的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例如,谈谈因地制宜对发展农业的好处。我就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同学介绍交流。因每个人的研究都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又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4 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学会创造,在快乐的中学习

成功的地理教学,首先应该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赞扬。这就要求地理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比如我在《工业区位的选择》一课中,将“讲授”改为“领导分析”这一情景。首先,让学生分组回去收集宁阳县城的各工业分布资料;然后,支持他们把资料制作成课件;最后,上课时让他们依据课件进行分析。这使学生置身于决策情景中,身临其境使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知识,又培

养了创造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如何用爱培育学生——“师德”心得[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03).

[2]王晓萍.浅议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