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王文丽
身份证号码:140202198409151543
引言
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企业内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境况,并积极探索自身生产需求及与之相对应的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及发展趋势。只有坚守此类技术,并重视创新发展理念,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才能达到管理者乃至社会对电力行业企业期望的水准。由此,本文对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背景
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利用相关的电气设备原理,然后再与计算机技术优势相融合,逐渐地形成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能够为电气工程的开展带来便利性,还可以降低电气工程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便包括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电气工程相关知识等内容,因此工作人员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才能够将其中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为电气工程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还应该通过科学技术和改造开发等方式,对电气工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并确保自动化技术作用能够得到体现,并且引导电气工程逐渐朝着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前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学科,能够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发展,因此便需要保障电气工程高质量和高效率进行。在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中,主要是以创造产生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方面为主,但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电气工程的概念也逐渐地超出传统定义范围中,并且电气工程拓展的范围越来越大,所以电气工程开展的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群众生活。由于电气工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运行状况下,相关部门便需要利用不同的技术,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保障电气工程能够处于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较高的环境,才能够降低电气工程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并且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这也是顺利开展电气工程,以及促进社会经济提升途径。
2 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1 电气自动化变电站
电气工程中的变电站系统主要作用就是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中就能实现电气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就能对电力分配工作进行控制,这样不但能够使得供电系统平稳的运行,也能有效地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行调整。在以往的电气工程行业发展中对于一些用电量较大的企业进行供电时会经常出现变电站故障问题,而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能降低变电站故障的出现,也能为用电量高的企业进行平稳有效的供电。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也能进行微机操作,微机操作就能使员工根据传感器所分析出的数据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找出,由此可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变电站中能够对变电站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进行提高。
2.2 在完善自动化技术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将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全面体现,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被合理运用,这样才可以呈现出技术的作用,提升电气工程开展的效果。工作人员应该全面了解电气工程的状况,以及生产效率和管理机械等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再对各环节的相关数据信息展开详细分析,从而对电气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应该将运作过程中的运作信息数据,以及原理和结果等方面有效调整,确保自动化技术合理的运用,可以符合计算机对设备控制的需求,增强电气设备的运行水平,降低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可以为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便利性,使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增强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并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有利于保障电气工程顺利地开展。
2.3 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调度中,可保证电网运行的整体效率,虽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到较高水准,但应用在电力调度领域中,仍存在着部分限制问题。过度重视远程控制方案的应用,忽视电力调度工作的故障问题的诊断与维护,不利于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发展。基于此,下述内容侧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第一,利用自动化技术完成故障诊断,故障诊断是电力调度的重要部分,凭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故障所涉及到的恶劣影响,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因故障问题造成的电力调度的损失。第二,利用自动化系统保障预警效果,自动化技术应用可对微小故障进行记录及警告,提前对故障进行处理与诊断。分析调度环节存在的故障源,通常是变压器、稳压器等元件问题,此时利用自动化技术率先完成隐藏故障分析,可保证电力调度的运行效率。第三,电力调度环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研究,技术应用环节保证基本工作完成后,为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控制,确保故障问题可实现智能化检查,需要将自动化技术与智能系统融合研究。将自动化技术搭载到智能系统内部,针对电力调度环节存在的故障处理难题进行改造,体现自动与智能系统的应用优势。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创新发展探究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初期阶段,供电模式的自动化便列于首位。传统供电模式多为区域性供电,或一定调配下的集中供电。当信号电缆传输电力资源至配电站后,电力便会持续运送到应用的电气设备中。不难看出,此类模式异常烦琐,且电力流传过程中亦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安全性较低的电力传输效果。而后期创新发展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依照各区域的电力需求规划电力调配,进而全面优化电力传输效率,保障电力传输安全,并协同提升此类传输的稳定性。
在电力传输中,部分电力会传输变电站。而变电站系统此部分传输过程中,其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实行亦十分必要。变电站自动化可进一步优化变电站内部的监控和管理。尽管此类自动化延展至监控管理层面,但其为整体工作的优化提高了效率,提供了助力。在通信系统层面,其自动化发展更倾向于信息沟通交换的调度。且某种程度来说,通信自动化更是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未来通信自动化的发展也将持续拓展。
整体分析下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形式趋向于闭环,但各类别组成的自动化创新探索,亦切实改变了传统电气设备应用生产的管理控制形式。发展至今,也有诸多新式技术呈“拆分状”应用于电力企业实际生产之中,未来,或将出现更多技术更新,其或相互搭配,或暂时远远领先于其他类别组成的发展境况。但电力系统的自由发展终归为“一寸长,一寸强”。企业在选用新式技术的同时,亦需做好技术培训的准备。
结语
电气工程得到持续的发展,就要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优化应用,在电气工程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中,不但能够对电气工程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行提升也能对以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当电气工程行业处于不断进步中,就能实现我国各项基础建设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芳.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21(13):48+56 .
[2]王亚东,李重岳.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1):31+33.
[3]袁红军,袁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4(01):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