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的实践意义
王莲杰
红河县幼儿园
一、引言
美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及情感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本土文化凝聚民族智慧,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可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特色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传承。红河县哈尼族支系奕车文化以独特的服饰、丰富的歌舞、深厚的节日习俗展现鲜明魅力,为幼儿园美育提供宝贵素材。探讨其融入实践的意义,对丰富美育内涵、推动文化传承及幼儿全面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二、奕车文化概述
(一)奕车人的历史渊源与分布
奕车是哈尼族支系中最为古老的一支,人口约 2 万余人,大致形成于宋朝末期。从哈尼族父子联名谱系来看,其支系名称源自世祖 “奕车” 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奕车人历经艰苦迁徙,如今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大羊街、浪堤、车古三个乡,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奕车文化。
(二)奕车文化的主要内容
1.独特的服饰文化。
奕车女子服饰极具特色,上衣通常多件叠穿,少则七八件,多则十余件,且里长外短,以衣服件数多为美,以此体现家庭的富裕。外衣 “雀朗” 是靛青色对襟短衣,钉有精致的装饰排扣;衬衣 “雀马” 无领、尖口;内衣 “雀帕” 无领、圆口,系于右腋下。下装为扭裆裤,裤腰前后钉有细麻线绳作为装饰。头部佩戴白色尖顶软帽“帕常”,帽后部边缘绣有精美花纹,且有无数个 “火” 字图案,这是古老的部族符号。这种服饰不仅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劳作需求,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2.丰富的歌舞文化。
奕车人的歌舞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舞蹈动作多模仿生产劳动和自然万物,比如模仿梯田劳作的动作、模仿飞鸟走兽的形态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韵味。在节日和庆典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男子弹三弦、吹树叶,女子则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内容丰富,涵盖劳动、爱情、传说等诸多方面,通过口口相传,记录着奕车人的历史和生活。
3.神秘的节日习俗。
奕车人的传统节日与农耕生活和民间信仰密切相关,大多带有原始宗教祭祀色彩。年首扎勒特是他们重要的节日之一,相当于新年,历时六天,标志着农耕活动结束和五谷瓜果归仓。此外,还有仰阿娜节(姑娘节),“仰” 意为众人聚集,“阿” 意为玩乐,“娜” 意为休息,是众人聚集游山玩水的节日。在节日里,人们对歌弹唱、敲鼓伴舞,青年男女借此机会交流感情。这些节日习俗不仅是奕车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和弘扬奕车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的重要性
(一)丰富美育教学内容
传统幼儿园美育内容较单一,多聚焦常见艺术形式。融入奕车文化后,教学内容可实现多维拓展:美术课引导幼儿绘制奕车服饰、梯田风光、节日场景;音乐课引入奕车歌舞,让幼儿感受独特节奏与风格;手工课组织幼儿用彩纸制作 “帕常” 帽子、用黏土塑造梯田模型。多样的本土素材为美育注入新活力,让课程更生动有趣。
(二)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幼儿时期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阶段。本土文化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能让幼儿更容易接触和了解家乡的文化。通过参与与奕车文化相关的美育活动,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三)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奕车文化中的服饰、歌舞蕴含独特审美观念。幼儿在欣赏过程中可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在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中,能结合对奕车文化的理解
充分发挥想象力,如自主设计服饰图案、创意制作节日场景模型,进而培养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
四、奕车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的实践意义
(一)促进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奕车文化作为哈尼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奕车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能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哈尼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增强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二)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于幼儿来说,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将奕车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能让幼儿在熟悉和喜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自豪感。当幼儿穿着奕车服饰、跳起奕车舞蹈、唱起奕车歌曲时,他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与民族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这种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将伴随幼儿一生,成为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强大动力。
(三)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美育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在奕车文化主题活动中,幼儿可通过绘画、歌舞表达对文化的感受,释放内心情绪;集体制作手工艺品、排练舞蹈等活动,需幼儿沟通协作、分享成果,有助于提升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四)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化进程中,许多本土文化面临失传危机。将奕车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是对本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实践。幼儿作为民族文化的未来传承者,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系统的美育课程和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到奕车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伴随他们成长,并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奕车文化。同时,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将本土文化融入美育教学,也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为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将红河县哈尼族支系奕车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它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美育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情感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为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探索更加多样化、有效的融入方式和途径,让本土文化在幼儿园美育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娟。哈尼族奕车人服饰文化研究 [J]. 民族文化研究,2020 (03):45-50.
[2] 张明。奕车歌舞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J]. 音乐探索,2019 (02):78-83.
[3] 王丽。红河县奕车人传统节日习俗探析 [J]. 民俗研究,2021 (05):120-125.
[4] 刘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学前教育研究,2018(06):33-38.
[5] 赵刚。幼儿本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J]. 幼儿教育,2022 (10):22-25.
[6] 周玲。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的意义 [J]. 民族教育研究,2019(04):89-93.
[7] 吴敏。幼儿民族认同感培养的途径探究 [J]. 学前教育论坛,2021 (02):15-18.
[8] 黄勇。本土文化传承与幼儿园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J]. 文化传承,2020(07):67-71.
项目名称 《红河县哈尼族支系奕车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批准号:145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