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刘东冬
邮编:650033 身份证:532527199008232310
一、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运用优势
(一)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信息传递多依赖人工沟通与纸质文件,流程繁琐且易出现信息滞后、丢失等问题。而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的引入,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材料信息能够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获取最新数据,及时做出决策,避免因信息不及时导致的管理延误。同时,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处理大量数据,如工程进度分析、成本核算等,大大减少了人工处理数据的时间和精力,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 。
(二)优化决策制定
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全过程的大量数据,如工程进度数据、材料使用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运用大数据分析和 AI 技术,能够挖掘出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和潜在问题。例如,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施工情况,预测未来工程进度可能出现的偏差,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管理人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降低工程风险 。
(三)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智能化技术为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远程监控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不规范、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等,并立即要求整改。同时,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如监测脚手架的稳定性、塔吊的运行状态、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四)降低成本
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成本。通过 BIM 技术进行建筑模型的三维设计和模拟施工,可以提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而造成的材料浪费和工期延误,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工程进度和设备使用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设备和人员,提高设备和人员的使用效率,减少闲置时间,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 。
二、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运用分析
(一)AI 技术
AI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工程规划阶段,AI 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历史项目数据和市场信息的分析,为项目选址、投资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利用 AI 算法分析不同地区的建筑市场需求、土地价格、政策法规等因素,为建筑项目选择最优的建设地点。在施工过程中,AI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智能监控和管理。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行为、施工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如识别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此外,AI 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设备的故障预测和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安排维修人员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
(二)BIM 技术
BIM 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BIM 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设计,设计师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设计方案,方便与业主和施工方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BIM 技术可以进行碰撞检测,检查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各专业之间是否存在碰撞冲突,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不合理而进行返工。在施工阶段,BIM 技术可以用于施工进度模拟和资源管理。通过建立施工进度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配置。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为建筑工程的后期运营维护提供支持,通过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为运营维护人员提供准确的建筑信息,便于进行设备维护、设施管理等工作 。
(三)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调度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用于施工设备和人员的调度管理。该系统通过收集施工现场的实时信息,如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工作情况、工程进度等,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优化,制定出最优的调度方案。例如,根据不同施工任务的需求和设备的性能特点,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根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负荷,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施工任务能够高效完成。此外,智能调度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
(四)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材料、人员等与网络连接,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材料管理。通过在材料上安装 RFID 标签或传感器,实现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等全过程的跟踪和管理,及时掌握材料的库存数量、质量状况等信息,避免材料的浪费和丢失。同时,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设备管理,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参数等信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如监测温度、湿度、噪音、粉尘等环境参数,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五)远程监控技术
远程监控技术是智能化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查看施工现场的情况。在施工质量监控方面,管理人员可以远程观察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在安全监控方面,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如火灾、漏电、高空作业安全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此外,远程监控技术还可以用于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进出进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
(六)智能化管理系统
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将多种智能化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该系统涵盖了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多个模块。在项目管理模块中,管理人员可以对项目的立项、规划、招标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在进度管理模块中,通过与 BIM 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实时掌握工程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在质量管理模块中,利用 AI 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在安全管理模块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实现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在成本管理模块中,通过对工程成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显著的运用优势,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决策制定、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降低成本等。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智能化技术使用限制、创新力度不足、技术人员专业性欠缺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筑企业应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投入,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培养既懂建筑工程管理又熟悉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宇,屈磊,耿何翔.智能化工程管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产业创新研究,2025,(10):99-101.
[2]边一东.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招标,2025,(03):189-191.
[3]王俊霞.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4):100-102.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5.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