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面向人体暴露控制的危险气体多因子耦合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

刘金星 种晋 张宏 郭世蒙 陈秉安

智感技术(天津)有限公司300384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52100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52100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52100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350001

引言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进步,化工园、输气管线等危险气体排放源越来越广泛,人体暴露事故频繁发生,如 2021 年化工园硫化氢气体事故造成多人死亡、2022 年小区居民楼天然气爆炸等。危险气体人体暴露风险受到受体特征、环境扩散、暴露时间、暴露人群等多重因素影响,单一危险气体评价只能反应部分情况,无法描述复杂情况下复杂情况的内在联系。当前研究关注于单一危险气体与健康影响问题,缺乏对多因子的考量,对多因子耦合关系缺乏研究,多因子耦合评价模型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当前研究对多因子耦合关系加以考虑,从实际危险气体人体暴露情景进行研究。

一、危险气体暴露的影响因子分析

(一)危险气体理化性质

危险气体的理化性优劣程度是影响人体暴露毒害性的物质基础因素,如毒害性、刺激性、易燃易爆性等,其中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低浓度接触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高浓度接触可致瞬间死亡[1]。氨是一种刺激性气体,暴露于空气中,其会损害人体呼吸道和眼睛。

除此之外,气体的扩散系数、水溶性和化学稳定性(例如:氯气易溶于水,经上呼吸道吸入,但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经肺泡直接迅速扩散至血液,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阻碍氧输送)、易燃易爆性(通过二次事故扩大效应增强危害性,例如:甲烷与空气混合在 5-15% 的体积范围内,遇火源即爆炸,机械伤害、 =4 )等危害。

(二)暴露浓度

影响危险气体暴露水平的因素之一是暴露浓度,而人体对危险气体是有剂量效应的,暴露水平越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越大。一氧化碳 50ppm 以下人体暴露几个小时不会感到难受,暴露 1h,1000ppm 时人体会头痛、心慌、头晕,甚至可以致死。例如,一氧化碳的 TWA25ppm,STEL 为 50ppm,STEL 值以上的暴露浓度人体会出现急性的中毒症状头痛、心慌,暴露 1000ppm 的浓度人体 HbCO 浓度可达 1h50%以上,使人昏迷,出现呼吸衰竭。

(三)暴露时长

暴露时长也是影响危险气体暴露危害的重要因素。即使在较低的暴露浓度下,长时间暴露也可能对人体造成累积性伤害。以甲醛为例,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甲醛环境中,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四)人体生理特征

人体为暴露受体,受体的不同生理条件决定人体对暴露气体的敏感性不同,这主要与年龄、是否罹患疾病、生理条件、遗传条件等因素有关。14 岁以下儿童因呼吸频率较高、肺泡表面积与体质量比大、对暴露气体吸入量较多,老年人体质下降、心肺功能降低对代谢毒物的解毒功能差,暴露后患重症的老年人约为中青年人感染气体后的 2.3 倍[2]。

二、多因子耦合作用机制

(一)因子间的协同作用

多种因子的作用是相互促进的,指一个因子的作用导致另一因子的作用加大,毒性增加。如高浓度有毒气体与长时间接触有毒气体的共同作用,对人体产生的损害远比单一的因子的损害大很多,硫化氢与一氧化碳同时出现,两种气体毒力会相加,对人体神经系统危害更大。

(二)因子间的拮抗作用

部分因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即一种因子会减弱另一种因子的危害。如某些气体在一定浓度下可抑制另一种气体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且需要特定的条件。

三、危险气体多因子耦合评价模型构建

(一)评价指标选取

选用危险性气体毒性程度、暴露浓度超过量度、暴露时间、人体敏感系数作为影响因子,根据标准对毒性进行划分;浓度超过量度以浓度超过量度/标准计算;暴露时间根据暴露时间划分;人体敏感系数根据各人群生理特征确定。

(二)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邀请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例如,危险气体的毒性等级权重可能较高,因为其是危害的基础[3]。

(三)评价模型建立

将各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对应权重相乘后求和,得到危险气体多因子耦合评价指数。根据评价指数的大小,将暴露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为风险防控提供明确的依据。

四、模型验证与应用

(一)模型验证

选取某个化工企业的气体危险气体泄漏案例,对评价模型进行应用,将案例中的气体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根据评价模型,对评价指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危害进行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合理且科学,评价模型计算结果与危害情况一致[4]。

(二)模型应用

将该模型用于城市工业园区危险气体暴露风险的评估,通过调查工业园区内各企业危险气体的产生情况,监测附近人员情况,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各区域危险气体的暴露风险水平,可以有效的指导园区风险管控工作和应急处突工作。

五、结语

本文所提的面向人体暴露控制的危险气体多因子耦合评价体系,综合危险气体理化性质、人体暴露水平、暴露时间、人体特征等因子,确定其间的耦合关系,构建了多因子评价模型,通过模型验证及应用,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能够为危险气体暴露风险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危险气体暴露多因子耦合评价体系中的因子选取、权重确定等可能存在主观影响,后期可以对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进行模型优化,提高评价体系的模型客观性与准确性;需要增加更多实际案例研究,对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王遵娅, 等. 硫化氢气体的毒性及危害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5): 1789-1795.

[2]赵明, 等. 不同人群对危险气体的敏感性差异研究[J]. 卫生研究, 2021, 50(4): 623-627.

[3]周丽, 等. 层次分析法在危险气体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2): 102-107.

[4]陈峰, 等. 化工企业危险气体泄漏案例分析及风险评估[J].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3, 36(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