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药物厂房建筑土建施工中的洁净室建造技术要点

作者

曹严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锡市 214112

中图分类号:TU83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现代制药行业中,洁净室的建造技术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标准的不断提升,洁净室的设计与施工已成为药物厂房建设中的核心环节。

1 概述洁净室的重要性

洁净室作为现代药物厂房建设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功能区域,其战略重要性体现在制药生产的全流程和全要素之中。首先,从环境控制角度来看,洁净室通过高效空气过滤系统、精确的温湿度调控以及科学的气流组织设计,能够实现对空气中 0.5 微米以上微粒、各类微生物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严格控制,为药品的原料处理、制剂生产和包装等环节提供符合 GMP 标准的超净环境,从而从根本上保障药品的纯度和使用安全性。其次,从生产工艺角度而言,洁净室的建筑布局、设备配置和运行参数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验证,这些要素不仅关系到生产流程的顺畅性,更直接影响着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批间一致性,是确保药品质量稳定可靠的重要物质基础。再者,在当前全球制药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洁净室的性能指标如换气次数、压差梯度、洁净度等级等不仅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通过国内外药品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品牌信誉和市场准入资格。因此,全面把握洁净室在药品质量、工艺控制和法规符合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不仅是开展洁净技术研发的理论基础,更是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

2 土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 施工现场的前期规划与评估

首要任务是组织专业团队对施工场地开展详尽的实地勘察,重点包括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地下水位检测、土壤承载力测试等地质条件评估,同时要全面考察当地的气候特征,如温湿度变化、季节性降雨量、风向风速等环境参数,并对周边既有建筑物、交通道路、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精准测绘,从而准确识别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各类潜在风险因素。其次,需要基于洁净室的具体使用功能、洁净等级标准以及工艺技术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施工区域的平面布局,既要严格区分不同洁净级别的功能分区,又要精心设计原材料存储区、半成品加工区、设备安装区等物料堆放区域,同时还需优化重型设备运输通道、施工机械作业路线以及施工人员安全通道的空间配置[1]。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必须对施工期间的临时用水量、电力负荷需求、废水废气排放量等进行精确计算和周密安排,既要保证各类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又要确保所有临时设施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环保标准。此外,还需要运用项目管理方法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将整体工程分解为多个可量化、可考核的阶段目标,明确每个关键工序的时间节点、质量要求和责任主体,通过建立完善的进度监控机制和应急预案,有效提升施工过程的可控性,最大限度地规避工期延误和意外事故风险。这些系统化、规范化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为洁净室的高标准建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更为后续精密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工艺系统的联调联测提供了充分的质量保障。

2.2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选择标准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优先考虑其环保性能和耐用性,确保所选材料不会对洁净室的环境造成污染,并能够承受长期使用带来的磨损。对于设备的选择,则应重点关注其技术先进性和运行稳定性,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此外,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认证文件,以保证其可靠性。同时,还需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从而有效控制项目预算。为确保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建议建立严格的检验机制,对每批次进场的物资进行抽样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追溯。这一环节的严谨执行,将为后续施工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3 洁净室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3.1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

在进行地基与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同时全面执行国家现行相关施工规范标准,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完全满足洁净室长期使用的荷载需求。施工全周期内,应当特别重视对地基土质情况的系统检测与科学处理,通过专业的土工试验和现场勘察,准确掌握土层特性,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措施,从根本上避免因土质不均匀或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建筑不均匀沉降问题。在基础施工阶段,由于其精度要求极为严格,特别是在基础表面的平整度和结构标高的控制方面,必须配备高精度的全站仪、水准仪等先进测量设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监测与调整。此外,针对洁净室的特殊环境要求,为防止地下水位变化或土壤湿气渗透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必须在基础施工中精心设置多层复合防潮体系,严格把控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艺,确保防潮层的整体连续性和结构完整性。这一关键施工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标准执行,将为洁净室的整体结构安全性和长期使用稳定性提供最根本的质量保障。

3.2 墙体与隔断的建造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中,墙体与隔断系统的建造技术始终是一项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施工工艺环节。墙体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和外围护结构体系,其建造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抗震性能,更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同时,作为室内空间的重要分隔元素,隔断系统既要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划分需求,又要兼顾视觉美观效果和使用功能性的平衡。从当前建筑行业的实践来看,常见的墙体建造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传统的砖砌体结构、整体性更好的混凝土现浇结构、以及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预制装配式结构等多种形式[2]。而在隔断系统的选择上,则普遍采用施工便捷的轻钢龙骨石膏板系统、通透性良好的玻璃隔断、以及装饰效果突出的木质隔断等轻质材料解决方案。这些建造技术在施工工艺流程、材料性能要求、结构受力特点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都展现出各自独特的优势与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要求、使用功能需求、施工条件限制以及经济成本因素等多方面要素,才能做出最为合理的技术选择与施工应用方案。

3.3 洁净室的电气与管道安装

为满足洁净室对空气质量、温湿度控制以及设备运行稳定性的严格要求,电气系统需采用密封性好、防尘防潮性能优越的设计方案。同时,布线路径应尽量避免穿越高洁净度区域,并通过金属管或专用槽盒进行保护,以减少灰尘积聚和污染风险。管道安装则需特别注意材质选择,优先使用耐腐蚀、易清洁且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或其他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此外,所有接口处必须做到严密无缝,以防止泄漏或颗粒物进入洁净环境。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建议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气密性测试、绝缘性能检查以及流体输送效率评估,从而保证系统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

结束语

从前期规划到具体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与规范,以确保洁净室的功能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电气与管道安装方面,科学的设计与严谨的施工是保障洁净室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翟志轩.浅谈洁净室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3):187-189.

[2] 刘兆辉,潘曦,邹志军,汤毅,曹晓程.生物医学洁净实验室综合性能检测技术[J].建筑施工,2023,45(06):11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