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自主游戏的应用研究
杜小花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三幼儿园 718199
一、引言
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模式、学习要求等方面差异显著,幼儿需在多方面调整适应。自主游戏作为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形式,能让幼儿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能力、培养习惯,是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米脂县第三幼儿园通过丰富的自主游戏实践,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聚焦保育教育过程质量,为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科学实施提供了评估依据。
二、自主游戏与幼小衔接的概念
(一)自主游戏的概念
自主游戏是幼儿按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内容、玩法,解决问题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促进其想象力、创造力及多种能力发展。
(二)幼小衔接的概念
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核心是帮助幼儿在思维、习惯、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实现平稳过渡。
三、自主游戏在幼小衔接中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
米脂县第三幼儿园组织大班孩子参观米脂县第一中学一年级的上课情景,孩子们观察小学生的坐姿、举手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观看升旗仪式,感受庄严肃穆的氛围,了解升旗礼仪;在下课时间观察小学生的户外活动,如有序排队、安全游戏等。回园后,教师引导幼儿开展“模拟小学课堂”“我是升旗手”等自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复现所见情景,熟悉小学的规则和流程,为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基础。这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相契合,帮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逐步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和行为规范。
(二)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米脂县第三幼儿园常开展集体协作类自主游戏,结合小中大班技能比赛,如团体接力夹花生,幼儿们为了团队胜利相互配合、加油鼓劲,在游戏和比赛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逐渐形成集体荣誉感,为融入小学集体生活做好准备。此过程符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促进幼儿园强化家园协同育人,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让幼儿在自主游戏和集体活动中理解集体概念,增强集体意识。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小学对行为习惯要求较高,米脂县第三幼儿园在技能比赛中设置剥鸡蛋、整理书包等项目,同时将这些内容融入自主游戏。在“整理小能手”游戏中,幼儿模拟整理书包,教师引导他们分类放置书本、文具;“美食小厨房”游戏中,幼儿练习剥鸡蛋,掌握技巧。通过反复游戏和比赛,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遵循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的指导,在自主游戏中落实对幼儿习惯的培养。
四、自主游戏在幼小衔接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实际体验选择自主游戏
米脂县第三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参观小学的体验和兴趣,设计相关自主游戏。如根据参观小学课堂的经历,设计“小学课堂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轮流扮演老师和学生,模仿上课场景;依据户外活动见闻,开展“课间游戏大比拼”,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户外游戏并制定规则,在游戏中强化规则意识。这种基于幼儿实际体验设计游戏的方式,符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中学习的理念,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提高游戏效果。
(二)创设多元情境,融合技能培养
该园创设丰富情境,将技能培养融入自主游戏。在“校园生活体验日”,设置模拟小学的课堂、操场、食堂等场景,幼儿在其中体验上课、做课间操、就餐等活动,同时穿插整理书包、剥鸡蛋等技能练习。小中大班技能比赛也成为自主游戏的延伸,幼儿在比赛中巩固技能,提升竞争与合作意识。这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促进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的要求相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促进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三)强化教师引导与评价
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密切观察,适时引导。如幼儿在“模拟课堂”中出现纪律问题,教师以“小老师”的身份引导他们讨论如何遵守纪律;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感受,对表现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在技能比赛后,引导幼儿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总结经验,培养自我反思能力。这遵循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有效发挥教师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的精神,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成长,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五、结论
自主游戏在幼小衔接中作用显著,米脂县第三幼儿园的实践表明,结合幼儿实际体验和技能培养开展自主游戏,能有效帮助幼儿适应小学。同时,参考《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能确保自主游戏的开展更科学、更符合幼儿发展需求。幼儿园应继续优化策略,充分利用自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Z].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