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典型脱硫装置的超期承压设备检验策略探讨

作者

阙伟平

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8

引言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部分脱硫装置中的承压设备逐渐进入超期服役状态。这些超期承压设备因长期承受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工况,其材料性能劣化、结构完整性受损,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超期承压设备检验策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对于保障脱硫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脱硫装置流程的关键优化点补充

1.1 原料预处理强化

若原料气含高浓度重烃(如凝析油),需增设低温分离器(-10~5℃)或聚结器,避免重烃进入吸收塔后附着在填料表面,导致传质效率下降和“液泛”风险。对于液态烃(如石脑油),预处理阶段需加入抗乳化剂,防止脱硫剂与烃类形成稳定乳化液,减少后续富液再生系统的“带油”问题(油分会附着在再生塔塔盘,导致塔盘堵塞和腐蚀加剧)。

1.2 脱硫反应辅助措施

胺液脱硫系统中,吸收塔入口前会设置胺液过滤器(精度 5~10μm ),过滤胺液循环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如热稳定盐)和固体杂质,避免杂质划伤设备内壁或引发沉积物下腐蚀。对于高 H₂S 含量原料(如 H₂S 体积分数 >5% ),会采用“两级吸收工艺”:一级用廉价碱液(如 NaOH)脱除大部分 H₂S,二级用高效胺液(如 MDEA)深度脱硫,既降低胺液消耗,又减少吸收塔内 H₂S 局部浓度过高导致的湿硫化氢腐蚀。

1.3 硫回收预处理

克劳斯装置入口前增设酸性气过滤器和氨洗塔,去除酸性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氨(若原料气含氨),避免氨与 H₂S 反应生成硫氢化铵(NH₄HS),该物质在低温下易结晶堵塞管道,同时防止颗粒冲刷克劳斯反应器内壁引发冲蚀。

2 针对性损伤防控关键措施

2.1 腐蚀类损伤(湿硫化氢、酸性、电化学、沉积物下)防控

(1)选材优化:吸收塔、酸性气管道:选用抗湿硫化氢腐蚀的材料,如 09MnNiDR(低温工况)或 316L 不锈钢(高硫工况),焊缝采用“超低氢焊条”(如 E5015-G),减少氢脆风险;再生塔塔盘:采用双相不锈钢(2205),耐酸性腐蚀和高温氧化性能优于普通碳钢。(2)工艺控制:胺液系统:控制胺液 pH 值在 8.5~9.5(通过添加缓蚀剂调节),避免 pH 过低引发酸性腐蚀;定期过滤胺液(精度 5μm, ),去除热稳定盐和固体杂质,减少沉积物下腐蚀。(3)运维措施:定期“在线清垢”:对吸收塔、换热器采用“高压水射流清洗”(压力 20~30MPa),清除内壁沉积物;腐蚀监测:在设备关键部位(如吸收塔底部)安装“腐蚀挂片”或“在线腐蚀探针”,每月检测腐蚀速率,超 0.1mm/ 年时及时调整工艺。

2.2 力学类损伤(氢脆、冲蚀、疲劳)防控

(1)氢脆防控:设备检修后:对焊接部位进行“脱氢处理”(250~300℃保温 2~4 小时),促进金属内部氢原子逸出;避免静态高应力:设备接管、法兰等应力集中部位,采用“圆弧过渡”设计,减少局部应力(应力值控制在材料屈服强度的 60% 以内)。(2)冲蚀防控:流体流速控制:吸收塔入口气速≤3m/s,换热器管程流速 ⩽2m/s ,避免高速流体冲击;局部防护:在管道弯头、设备入口处加装“耐磨衬里”(如陶瓷衬里)或“导流板”,改变流体流向,减少颗粒冲击。(3)疲劳防控:载荷稳定控制:避免设备压力、温度频繁波动(波动幅度 ⩽ 设计值的 10% ),如再生塔蒸汽加热采用“分程控制”,平稳调节温度;定期应力检测:对长期承受交变载荷的设备(如往复式压缩机出口管道),每 2年进行一次“应力测试”(采用 X 射线应力分析仪)。

2.3 高温类损伤(高温氧化、蠕变、局部过热)防控(1)高温氧化防控:再生塔内壁:涂刷“高温防腐涂层”(如铝基陶瓷涂层),形成致密氧化屏障耐温可达 400℃;定期检查氧化层:每半年采用“超声波测厚”检测氧化层厚度,超 1mm 时采用“喷砂处理”清除,避免氧化层剥落引发进一步腐蚀。(2)蠕变与局部过热防控:温度监控:在设备高温部位(如再生塔加热盘管)安装“多点热电偶”,实时监测温度,超设计温度 10℃时触发报警。

3 典型脱硫装置中超期承压设备的检验策略

3.1 全面检验

制定详细检验计划:本检验计划以脱硫装置超期承压设备的类型差异(如塔器、换热器、储罐等)、结构特点(如焊缝分布、应力集中部位)及运行工况(压力、温度、介质腐蚀性)为核心依据,结合设备常见损伤机理(如湿硫化氢腐蚀、氢脆、冲蚀等),构建“全维度覆盖、高风险聚焦”的检验体系。计

外观检查:清除设备表面油污、浮锈及破损保温层,露出金属本体;对于法兰、焊缝等关键部位,采用高压空气(0.6MPa)吹扫,确保无杂质遮挡。准备工具:高清数码相机(像素 ≈2000 万)、内窥镜(探头直径 ⩽8mm ,可 360 旋转)、渗透检测剂(符合 GB/T18851 标准)。

内部检查:检查内部结构件:喷淋管(用通球试验检测堵塞,球径为管径的 80% )、除雾器(检查叶片变形或破损,用灯光照射判断通透性)、支撑梁(检查弯曲变形,用水平仪测量挠度);腐蚀检查:用内窥镜重点拍摄塔壁焊缝、接管内壁的腐蚀形态,区分“溃疡状腐蚀”(湿硫化氢)与“点状腐蚀”(沉积物下)。

2.2 状态监测

在线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利用现代传感技术、信息技术等,建立超期承压设备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压力、温度、液位、振动、应力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异常变化。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2.4 制定应急预案

事故场景模拟:模拟超期承压设备可能发生的泄漏、爆炸等事故场景,分析影响范围与后果,为制定预案提供参考。应急响应流程制定: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报警、人员疏散、救援措施实施等,确保高效应对。培训与演练:对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培训,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5 维修决策

对于发现的缺陷,应根据缺陷的性质、大小、位置等,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如补焊、更换部件、修复腐蚀部位等。在制定维修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行要求、维修成本、维修时间等因素,确保维修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维修质量控制:在设备维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维修质量。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按照维修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对维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焊接质量、部件安装精度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结语

通过采用无损检测技术、理化性能检测、安全附件校验等多种检验方法,制定涵盖全面检验、风险评估、状态监测及维修决策等方面的综合检验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应用,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科学评估设备的风险等级,合理制定维修方案,有效保障超期承压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苏明,赵乾成,张磊,张伟伦.浅析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验与安全评估[J].中国设备工程,2024,(05):196-198.

[2]殷小明.超设计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检验及安全评估方法探讨[J].西部特种设备,2024,7(01):20-2

[3]蔺卫峰.浅谈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J].中国设备工程,2024,(03):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