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密志要
郑州市第六初级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然而,在新课标下,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创新策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变革和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1. 引入互动实验
将传统的教师示范变为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报告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教学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为例: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在电路中,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电功是什么,与电能有何关系?在电路中做功的是哪些元件?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操作。(1)实验步骤:1. 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池、电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2.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流通过电灯泡时所做的功。3. 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数值,观察电功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电路中,电能通过电流通过电器件时会转化为光能、热能等形式的能量。电功为电路中电流通过电器件所做的功。电功和电流、电压和时间之间存在关系,可以通过公式P =UI计算。电功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对电功的影响程度分别是多大?在电路中,电器件的电阻对电功有何影响?学生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如电流的大小、电压的大小和电器件的电阻等,来观察电功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究以上问题。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2. 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图文、动画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第1节 磁现象 磁场》时,利用投影仪和电脑软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图文、动画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磁场相关的实验,如自制简易磁罗盘实验或铁钉吸烟瓶塞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同时,利用投影仪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的过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减少操作上的困惑。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和模拟软件来展示磁场的形成和磁力的作用。例如,通过动画演示铁磁物质在磁场中的排列和磁力线的形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特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软件模拟磁场中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磁力的作用规律。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实验现象,加深对磁场和磁力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实验步骤的图文展示和实验现象的动画演示,更好地理解实验中使用的器材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实际应用,如电动机、电磁铁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磁场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3. 开展探究实验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将传统的教师示范变为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报告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如电池、导线、电阻、电流表等。然后,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例如电流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流向是否相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是否相等?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其次,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例如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如何选择和调整合适的电阻值,如何测量电流强度等。然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接下来,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他们可以比较并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并讨论其差异和原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绘制电流强度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图表来深入理解电流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解释和验证,激发学生对电流规律的思考和探索。最后,学生可以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步骤、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猜想。在报告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图表和观察结果,以及对电流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策略,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验中,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电流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和实验报告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科学写作能力。这样的创新策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通过引入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探究性实验设计和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创新策略在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明显效果。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样本选择有限、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和深入探讨其他创新策略的有效性。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牛远见.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3, (30): 157-159